信邦製藥子公司陷行賄風波,影響幾何?
財聯社3月4日訊(記者 張良德)信邦製藥(002390.SZ)重要子公司“單位行賄罪”一案近日被貴州省開陽縣人民法院立案受理。財聯社就此致電上市公司,公司工作人員表示,“該事件對公司經營目前沒有什麼影響,該子公司主要做院內醫藥批發,後續即使被處罰,也不會涉及資質的問題。”
公告中,公司方面表示,預計本次訴訟事項不會對公司本期及期後利潤產生重大不利影響,但鑑於本次訴訟事項尚未結案,公司暫時無法準確判斷具體影響。
有業內人士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如果被法院確認商業賄賂事實,或會對該公司醫藥批發業務產生一定影響,具體來看短期影響較大,長期影響較小。短期來看,可能因爲單位行賄罪導致主體公司在一段時間內被列爲失信單位,不能參與貴州當地醫院的招標採購;長期來看,因爲不是藥品的質量問題,公司未來有機會重新進入該市場。”
信邦製藥持有科開醫藥99.9964%股權份額,據公司介紹,科開醫藥淨資產24.82億元,佔公司淨資產的34.75%;2023年,科開醫藥實現營業收入22.78億元,佔公司當年營業收入的35.26%,實現淨利潤9450.25萬元,佔公司當年淨利潤的26.71%。
貴州省醫療保障局發佈的有關文件規定,2020年8月28日起,對存在商業賄賂、銷售劣藥等行爲的企業進行信用評級,將醫藥企業在本省招標採購市場的失信情況評定爲“一般”、“中等”、“嚴重”、“特別嚴重”四個等級。
在貴州省公共資源交易網今年2月21日發佈的《關於貴州綠原藥業有限公司等企業失信等級評定的公告》中,因相關企業向醫院給予回扣或其他不正當利益,可以使其經營的藥品、醫療器械等獲得額外的交易機會、競爭優勢和銷售數量,有公司分別被評定爲“一般”、“中等”、“嚴重”失信企業。
公告顯示,同一案件中累計行賄數額1萬元以上、不滿15萬元的,失信等級評定爲“一般”;15萬元以上、不滿50萬元的,失信等級評定爲“中等”;50萬元以上、不滿200萬元的,失信等級評定爲“嚴重”。
失信等級爲“一般”的12家企業被書面提醒告誡;失信等級爲“中等”的2家企業被書面提醒告誡的同時,其信用評級結果也被標註在招標採購系統中,醫療機構下單採購時,自動提示採購對象的失信風險信息;失信等級爲“嚴重”的企業,其涉案藥品或醫用耗材掛網、投標及配送資格受到限制,限制期至2028年3月31日。
有律師對記者表示,如果A股上市公司的子公司及實際控制人構成行賄罪,這個子公司和實際控制人個人將可能面臨包括罰金、有期徒刑等在內的多種處罰,具體的處罰結果需要根據案件的具體情況綜合考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