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教室/不只考試用的到!寫作能學更有效率表達 更能融入劇本當YouTuber
美聯社
「老師,除了考試,學寫作到底要做什麼?」面對學生的疑問,我嘗試將聯合國永續發展目標(SDGs)融入YouTube劇本創作活動中,指定學生需從17項SDGs目標中選擇一項深入探討,並與在地問題連結,設定YouTuber角色定位,揣摩拍片模式來編寫劇本。藉此讓同學們能深刻理解議題的背後所關照的世界以及面對這些議題時,我們有哪些更合適的表達工具。
寫作,就是學着如何更有效率的表達。
這樣的課程設計,至少可以訓練到同學們的三種能力。首先,是說明文技巧的精進。在介紹SDGs概念時,學生們需要運用清晰的說明文技巧。以同學的「SDG 7永續能源」劇本爲例,須採用定義說明、分類說明、因果說明等多種方法,將複雜的能源議題說得清晰易懂。其次,是議論文結構的運用。如同學的「SDG 10減少不平等」劇本,其先提出貧富差距現象,接着分析造成不平等的結構性因素,最後提出教育機會均等、稅制改革等具體建議,即是採用問題分析、原因探討、解決方案的邏輯架構,展現了完整的論述能力。
最後,是記敘文情境的營造。爲了增加劇本感染力,同學們經常融入真實故事或情境描述。如有同學在書寫「SDG 4優質教育」劇本時,便以偏鄉學童的求學故事開場,透過具體的人物描寫和情境營造,讓抽象的教育不平等議題變得具體可感。這些方法其實都是平時文字寫作的方法,也是文章的結構。在過程中,同學們開始注意到生活中的永續議題,如校園塑膠垃圾、能源浪費、性別刻板印象等。這種問題意識的覺醒,正是公民教育的重要成果。
值得稱讚的是同學們不只停留在問題批判,更積極思考解決方案,展現了從思考到行動的完整歷程。我想,全球化時代,寫作不再只是個人表達的工具,更是參與公共議題討論、推動社會進步的重要媒介。文字的力量不僅在於傳達訊息,更在於影響他人、改變世界。當寫作與議題結合,學習動機自然被激發,寫作技能也在有意義的脈絡中得到提升。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