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作教室/不要只寫發生什麼事!帶入自己描述「選擇代表何種價值」

教育示意圖。圖/AI生成

動劇情的關鍵,更是一面「價值的鏡子」,映照出他們內心真正的想法。今天,我們要透過一則刊登於2019年10月7日《好讀》的報導──〈化眼淚爲驕傲:男童自創校T被笑,田納西大學讓設計變珍品〉,來看看主角的選擇以及選擇背後代表的意義。

故事發生在美國佛羅里達州。一名小學生非常喜歡田納西大學,但他沒有校方販售的正式商品,於是自己畫了一個「U.T.」(田納西大學的英文縮寫)的標誌貼在橘色T恤上,並穿去參加學校的「大學色彩日」。沒想到,幾名同學看到後就出言嘲笑,讓他當場難過落淚。

試想:如果你是小男孩,你會怎麼做呢?是默默收起這件衣服?還是堅持繼續穿着?抑或是從此再也不穿橘色的衣服,放棄自己所愛?

其實在詢問自己「如果是我,我會怎麼做」的當下,我們便進入寫作的思考了。接着,可以試着去描述面對選擇角色會有什麼內心的掙扎,思考該做什麼選擇,並寫下這個選擇帶來的影響。最後,再用一句話說明:這個選擇反映什麼價值?因此可以試着這樣表達:

當同學嘲笑我手繪的T恤時,我好想逃走,把這件衣服藏起來。但我問自己:「我錯了嗎?」我只是想表達對田納西大學的喜歡。最後,我選擇堅持穿着這件T恤,因爲那是我的心意。後來,我聽說這件T恤變成了真正的商品,讓我明白—堅持做自己,是一種勇氣與驕傲。

沒錯!故事的最後是小男孩的老師把這段經歷分享到網路上,引起大量回響。意外地,田納西大學得知後,不僅將這件T恤設計變成正式的校園商品,也寄了一大箱官方周邊商品給男孩,並宣佈將銷售所得捐給反霸凌基金。這份暖心行動,讓原本的眼淚變成驕傲,也讓世界看見「善意的力量」。

因此下次寫作文時,不要只是寫「發生了什麼事」,也要試着去寫「爲什麼做出這樣的選擇?這個選擇代表了什麼價值?」如此的寫作才能真正打動人心,讓文字更有深刻的力量!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