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曜州見割喉案很有感! 呼籲申請到保護令受害人:這時間要更小心

謝曜州分享對信義區割喉案的看法。(圖/警方提供/林鬱平臺北傳真;翻攝自謝曜州臉書)

昨(30日)在臺北市信義區威秀影城地下停車場發生一起情殺案,27歲谷姓女公關遭22歲劉姓前男友持刀割喉砍殺多刀、送醫不治,而兇嫌劉男今凌晨在宜蘭落網。谷女生前纔在社羣上曬出驗傷單及保護令,沒想到不久後仍遭攻擊身亡,對此,主持人謝曜州呼籲這種被跟騷的受害人要小心,從多起命案中顯示,申請到保護令時,正好是對方最容易發瘋行兇之時。

謝曜州見信義區割喉案,31日有感而發說:「正在聲請保護令的人,真的要小心、保重,多起命案顯示,保護令下來的時候,就是對方抓狂行兇的時候。保護命變成催命符」,有人問:「被限制不得接近被保護人,是否可以戴電子腳鐐,直接監控不用被害人自己報案」,他迴應:「那就看警力」,其他網友沮喪迴應:「不太可能」。

謝曜州發文。(圖/翻攝自謝曜州臉書)

謝曜州迴應網友。(圖/翻攝自謝曜州臉書)

有人見此指出:「今年已經不知道第幾個,有保護令還被砍的案例!有保護令不代表會有警察隨時保護妳,一張紙根本廢物,對方行動自由欸!」黃柏榮律師也說,今年已經在短短3個月內發生3起家暴殺人案,讓保護令形同廢紙,他認爲問題在於第一,「它不是萬靈丹,卻被錯當成終點」;第二,「它的效力建立在『制度完善』與『執行落實』之上,但臺灣恰恰缺的,就是這兩塊」。

黃柏榮律師發文。(圖/翻攝自黃柏榮律師臉書)

黃柏榮律師說,臺灣的保護令制度應強化核發速度、建立高風險個案的電子監控制度、強化警政與社工的聯防應變訓練、設立專責保護令執行小組。並指出執行保護令的方式,不應該是靠每個警員的「熱心程度」,而是應該建立專責人力,去追蹤這些高風險對象、關心聯繫受害者,且一一揪出違規事項,纔有可能將受害者遭到影響的程度降到最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