謝金河拆解「臺幣13.3毀滅價傳言」:臺灣有那麼弱嗎?

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中時資料照)

針對近日市場流傳的「新臺幣可能升值至13.3元」的說法,引發不少民衆擔憂,對此,財信傳媒董事長謝金河6日就表示,「4月以來,狙擊臺幣升值的背後勢力,先是透過媒體傳遞訊息,先用大麥克理論,暗示川普要求臺幣升值到13.3,再傳遞臺灣會毀滅」,這讓謝金河直呼「臺灣有那麼弱?」引發討論。

謝金河6日在臉書發文,以「經濟的多空,常在一念之間!」爲題,對近期中美局勢與新臺幣波動發表看法。他指出,前美國總統川普日前接受訪問時聲稱「中國經濟快崩潰」,引發外界熱議,媒體更傳出北京爲掩蓋經濟低迷,大量隱藏統計數據。不過謝金河認爲,雖然中國大陸的數據向來僅供參考,但以其經濟規模,不可能輕易崩潰,相關情勢仍有待時間驗證。

針對近期新臺幣快速升值,「多人呼天搶地,以爲臺灣快完蛋!」他表示市場反應過度。他指出,自4月以來,有外力刻意炒作新臺幣議題,透過媒體放話,先是援引「大麥克理論」稱川普要求新臺幣升值至13.3元,又傳出臺灣可能被迫動用外匯存底購買美國百年零息國債,甚至有報導暗示川普會「出賣臺灣」。這些訊息導致市場恐慌,出口商與投資者大量拋售美元,造成臺幣急升。

謝金河指出,這類操作在過去也曾發生,但臺灣擁有超過6000億美元外匯存底,央行完全有能力介入穩定匯市。他援引央行總裁楊金龍5日的談話指出,當前市場中出現大量投機「禿鷹」,央行將不會袖手旁觀,並具備足夠能力干預市場。

對於近日「臺灣會因臺幣升值而滅亡」的悲觀論調,謝金河表示不以爲然。他強調,一個國家的經濟若真的崩潰,通常是因爲貨幣大幅貶值,而非升值。他也批評日前也有報導稱臺幣將貶至35元,轉眼又渲染升值將毀滅臺灣,誇大與恐嚇成分過重。

謝金河認爲,這場新臺幣的震盪,是一次對市場、媒體與政府的集體考驗與學習。他強調,「股市,𣿬市,債市,波動是常態,但異常波動,政府就要扮演重要角色時,這是政府的責任!這次新臺幣震撼,也是一堂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