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裡的精緻教學… 創造孩子的光芒 南市教育局這麼做
臺南市蓮潭國中小雙特方案學生透過潑墨畫創作,展現潛能。記者鄭惠仁/攝影
校園中可看到同時擁有「資賦優異」與「身心障礙」特質的「雙重特殊需求學生」,目前南市有10人,雖然人數少,但市府對他們的關注與支持絲毫沒減少。共有7所學校辦理親師研習與專業培訓,5校申請雙特教育方案計劃,分別有259名親師、學生參加,以及12名教師投入指導,也是校園中少爲人知的另種「細緻教學」。
在校園中,我們不難發現一些特別的孩子,他們在智識能力上表現優異,在社交互動上卻屢屢受挫,或是精力充沛、難以靜坐,在某些領域卻展現過人天賦,這些孩子就是「雙重特殊需求學生」,需要兼顧潛能開發與障礙支持的個別化教育與輔導,才能在認知、情感與社會適應上獲得全面發展,並在多元環境中建立自信。
臺南市自111學年度起積極推動雙特生支持服務,鼓勵各國中小提出申請雙特方案,透過差異化教學爲學生量身打造專屬教案,協助他們在適性支持下穩健成長,至目前已有17名雙特生受惠。
歸仁國中教師林秀菁表示,一位具藝術天賦同時面臨學習障礙的學生,長期陷於挫折與自卑,透過科技輔具克服書寫困難,並結合專業師資的協助,逐步激發出對藝術創作的濃厚興趣與學習動能,在特殊生才藝競賽中脫穎而出,更於國中會考中取得寫作四級分的優異成績。她認爲,透過雙特方案爭取到的資源的確能爲學生量身打造合適的學習鷹架。
教育局長鄭新輝指出,雙特生在創造力、邏輯思維或藝術表現等領域展現出色潛能,但同時也面臨學習或適應上的挑戰。雙特方案核心精神在於發展雙特生優勢潛能,並協助克服困難,例如蓮潭國中小「美力展能-創作夢奇地」方案協助自閉症的學生透過藝術課程,激發創造力與思考力,並將情感投射於作品中。
永福國小「以數學研究發展雙特優勢並融入良師典範與同儕扶持」方案採用小組合作的方式,結合不同特質的學生,不僅在小組中形成支持系統,各自發揮長處,也學會理解並接納自己與他人的差異,透過數學的研究,把情緒管理、壓力處理、人際合作的議題融入,展現適性引導下多元揚才的成果。
延伸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