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園空品大作戰!環境部推4層防護網 鎖定22工業區體檢

環境部今日舉辦記者會表示,今年推出「校園空氣品質4層防護網」,將鎖定22處工業區執行「工業區空污體檢」,並在周邊學校設置監測儀器,以利溯源、輔導業者改善,守護學童健康。(蔡佩珈攝)

環境部統計,近3年學校通報教育部空污陳情案件共26件,爲了改善校園空品,環境部推出「校園空氣品質4層防護網」,今年鎖定22處工業區執行「工業區空污體檢」,並在周邊學校設置監測儀器,以利溯源、輔導業者改善,守護學童健康。

環境部長彭啓明指出,高達8成的空污陳情與異味有關,其中校園通報案件也多與周邊工廠、火災異味或空污事件有關,因此結合多部會推動「校園空氣品質4層防護網」。

環境部大氣司長黃偉鳴說明,第1層防護網爲「工業區空污體檢」,環境部依照排放情形、方圓1公里內學校數量、近5年空污裁罰次數,在全國235處工業區篩選出22處工業區優先啓動空污總體檢,並在周邊校園內設置空污監測儀器,發現監測數值異常,環保稽查人員將溯源找出排放源,由經濟部及國科會輔導業者改善,並設置空氣盒子,監控追蹤改善情形。

他表示,第2層防護網「周邊道路畫設空維區」,因汽機車排放對鄰近環境影響更直接,環境部也將積極與教育部、地方政府合作,在校園周邊道路增設空氣品質維護區,限制高污染車輛進入。

針對第3層防護網「污染通報及陳情追蹤」,黃偉鳴表示,已整合建構校園通報警示列管追蹤機制,讓校園污染通報不漏接。最後一層防護網「強化校園空品管理」,則是與教育部持續輔導學校,落實校內污染源管控。

彭啓明強調,環境部執行的「工業區空污體檢」,不會公佈校園內的空污監測儀器點位,只要抓到業者偷排、排放空污,裁罰不會手軟,相信威脅兒少空品的有害污染物將顯著減少。此外,他認爲全部學校周邊都應設空維區,環境部也會與地方政府溝通在校園周邊道路增設空維區,期許上述措施能爲下一代撐起最堅固的空品保護傘。

地球公民基金會則表示,環境部應全面公開「工業區空污體檢」監測數據及分析報告,並辦理與鄰近社區及學校說明會議,同時以法規條文明確規範各種類型工業區有害空污監測機制。

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應參考美國南加州Rule1180在鄰近社區與校園的工業區周遭設置圍籬監測,即時且24小時持續的有害空污監測,建立污染高值預警機制,補強社區知情。

地球公民基金會表示,也應儘速啓動《固定污染源有害空氣污染物排放標準》修法,將尚未納入管制的有害空污一一加嚴管制。而產業園區開發、工廠設廠位置應確實把關,避免與社區、學校距離過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