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心肌肉流失鬆垮垮!蛋白質攝取不足「6大警訊」要注意
▲缺乏蛋白質會讓免疫力下降,感冒容易找上門。(圖/Unsplash,以下同)
記者曾怡嘉/臺北報導
蛋白質是人體不可或缺的營養素,若在減重更需要攝取好的蛋白質,蛋白質能參與肌肉生成、組織修復、免疫系統與激素調節。若長期攝取不足,身體會出現許多警訊,早知道早防範。
#肌肉流失與代謝下降
蛋白質不足時,身體會優先分解肌肉來獲取必需胺基酸,導致肌肉量減少。基礎代謝率隨之下降,不僅體力變差,也更容易囤積脂肪,形成「看起來瘦但鬆垮」的狀態。
#免疫力降低
抗體是由蛋白質構成,若攝取不足,免疫細胞的生成與修復受阻,讓抵抗力下滑,更容易感冒或出現感染性疾病,傷口癒合速度也會延遲。
#頭髮與指甲脆弱
毛髮與指甲主要由角蛋白組成,蛋白質不足會造成掉髮、髮絲易斷裂,指甲也可能出現分層或脆裂的情況。
#虛胖、浮腫
血液中的白蛋白有助於維持滲透壓,若不足,水分容易滯留在組織間,導致下肢或臉部浮腫,看起來容易「虛胖」。
#影響情緒與專注力
蛋白質中的胺基酸是多巴胺、血清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的原料。缺乏時,可能出現注意力下降、記憶力減退,甚至焦慮或情緒低落。
#骨骼健康惡化
除了鈣質,蛋白質也是骨骼的重要組成。若長期不足,會降低骨質密度,增加骨質疏鬆與骨折風險。
總結來說,蛋白質不足不只是「沒力氣」,更會連帶影響肌肉、免疫、防禦力、外觀及心理健康。均衡攝取魚、蛋、豆類、乳製品與瘦肉,不僅能維持體態,還能確保身體機能正常運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