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息稱星巴克中國競購估值或達100億美元 近30家機構參與角逐

據三位知情人士透露,星巴克中國業務潛在股權出售已吸引多份報價,對該咖啡連鎖品牌的估值最高達100億美元。知情人士稱,近30家國內外私募股權機構已提交非約束性報價,競標估值區間爲50億至100億美元,最終交易價可能接近區間上限。其中一位人士指出,星巴克當前市值約1080億美元,中國業務貢獻超8%全球營收,合理估值應在90億美元左右。

據悉,星巴克正在評估報價、交易結構方案及收購方提出的投後價值創造計劃,隨後將篩選潛在買家。篩選流程或於兩個月內完成,但整體交易預計難以在今年底前塵埃落定。

星巴克發言人在聲明中強調,公司將保留“具有實質意義的股權”,任何交易必須“符合星巴克業務和合作夥伴利益”。聲明稱:“我們看好中國市場的長期潛力,正評估最佳增長路徑。希望尋找價值觀契合的戰略合作伙伴,共同提供高端咖啡體驗。”一位交易知情人士透露,星巴克可能保留30%股份,剩餘股權由多家持股均不超30%的買家分持。

競購方陣容包括瑞幸咖啡大股東Centurium Capital、高瓴資本,以及凱雷集團、KKR等美國私募巨頭。知情人士稱,資產管理機構亟需盤活閒置資金。“達成交易部署資金是當務之急”,一位資深PE人士表示,“競標者需要向公司證明自己仍有斬獲交易的能力,入圍本身就能體現價值”。這種背景推高了標的吸引力,投資者可能被迫提高報價,進一步擡升估值。

高盛擔任本次交易的財務顧問。但知情人士提醒,若報價未達預期,星巴克仍可能暫停競標流程,“這是高度動態的過程——不到最後一刻難見分曉”。

行業專家指出,此舉類似麥當勞2017年出售中國業務。當年麥當勞以21億美元估值向中信資本出售52%控股權,凱雷購入28%,自身保留20%。2023年麥當勞又以60億美元估值回購凱雷所持股份,持股比例升至48%。上海一位PE資深人士分析,星巴克同樣會保留股權以分享未來增長紅利,並對新合作伙伴保持影響力。

星巴克上月明確表示不考慮“完全出售”中國業務。據透露,該公司去年末啓動正式出售程序,目前已收到大量投資意向。CEO納思瀚稱投資者看重品牌價值與咖啡賽道增長潛力,期待合作實現門店從8000家到20000家的飛躍。截至3月,星巴克在華門店達7758家。

但中國業務正面臨激烈競爭和成本壓力的挑戰。隨着瑞幸等平價本土品牌崛起,星巴克市場份額從2019年的34%驟降至2024年的14%。爲挽回消費者,星巴克6月首次在華降價,20餘款冰飲均價下調5元,並推出無糖產品。納思瀚稱正通過“本土文化營銷”和“分層定價策略”改善業績。

投資者還擔憂其大店模式的高昂租金風險。1999年進入中國時,星巴克曾享受一線城市商場提供的租金優惠,但隨着業主收縮補貼政策,這可能對其利潤造成“致命打擊”。

分析師認爲,引入具備本土經驗的戰略合作伙伴或是重振業務的最佳選擇。亞洲集團中國區主管林漢申指出:“跨國企業中國團隊與全球總部存在認知鴻溝,導致決策遲緩。而本土化產品快速上市已成爲商業成功關鍵。”去年9月,星巴克已任命原數字業務負責人劉文娟執掌中國業務,展現本土化改革決心。

轉自:環球市場播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