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鵬聯手華爲,對HUD出手了
作者 | 王小娟
編輯 | 柴旭晨
中國新能源汽車界最具代表性的兩個智能輔助駕駛玩家,居然“聯姻”了,不過是HUD領域。
6月5日,小鵬汽車與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聯合發佈了一款名爲“追光全景”的車載AR-HUD產品。這是全球首個真正融入AI智駕的HUD解決方案,也被稱爲是視覺效果最好的AR-HUD。該系統將首次搭載於小鵬G7車型,這一功能也成爲了小鵬G7超前預熱的亮點之一。
基於這一合作消息,小鵬的股價在官宣當日盤中最高漲幅超5%。
在這一合作中,小鵬來提供軟件方面的能力,華爲提供硬件支持,雙方致力於推出號稱“中國最好的 AR-HUD”。
近幾年,HUD(車載擡頭顯示系統,Head Up Display,又叫平視顯示系統)這項功能,成爲不少高端新能源車的賣點。
HUD最早使用在戰鬥飛機當中。1988年,通用汽車將這一技術首次引入民用汽車,不過受限於當時的光學技術和成本,長期以來HUD僅作爲高端車的點綴存在。
而最近幾年,AR-HUD可將關鍵信息直接投射到駕駛員視線前方,讓駕駛員在不離開道路視線的情況下獲取信息,成爲近年來用戶關注度最高的智能化配置之一。
同時,經過國內廠商們的努力,這一系統的硬件成本進一步降低,滲透率持續提升。根據蓋世汽車研究院統計的數據顯示,2025年1-3月國內乘用車市場HUD滲透率超過14%,保持增長態勢。
不過,近幾年搭載在高端新能源車上的HUD並不少,但對於用戶而言,“HUD是神器還是雞肋”尚存爭議。
行業發現,傳統AR-HUD長期被詬病“強光下看不清、動態畫面眩暈、導航信息錯位”。這是由於做好AR-HUD,需要軟硬件結合方面的能力,而非簡單地信息投射。
在小鵬汽車副總裁陳永海看來,HUD是一個“軟硬結合”非常緊密的智能產品,硬件需要保證畫幅、對比度等硬件參數足夠好;而軟件則要控制顯示信息的內容樣式,包括形狀、顏色、動態、靜態,以及顯示的時機,軟件的設計決定了體驗的上限。
小鵬首次開始探索HUD,自然直接從行業的這些痛點入手。致力於讓前擋風玻璃化身“智能第一屏”,用戶看得更清楚,智駕更安全。
也因爲AR-HUD需要優秀的硬件平臺,小鵬選擇了與華爲進行合作。
據瞭解,2024年華爲智能汽車解決方案BU研發投入超過100億元,這也爲AR-HUD提供了優秀的硬件平臺,確保顯示效果的清晰度、亮度、色彩表現等關鍵指標達到行業領先水平。
小鵬自己則是從軟件方面發力,通過端到端AI智駕算法和強大的感知設計能力,讓AR-HUD真正“智能”起來,能夠理解路況、預測行爲、提供個性化的顯示內容。
對於日常使用中的高頻場景,小鵬在這一系統上又進行了對應的解決。
針對導航場景中需要頻繁低頭看屏幕理解路線,不僅分散注意力,還容易走錯路的場景,“追光全景”擡頭顯示實現了行業首創的AR車道級導航。
具體而言,系統直接將導航路線直接“畫”在前擋風玻璃上,與真實道路完美貼合,徹底改變了傳統導航需要駕駛員低頭查看屏幕的使用方式。無論是變道、轉彎、還是通過複雜路口,系統都會通過AR光毯告訴用戶車該往哪開,做到“所見即所行”。在岔路口,系統還會在不能走的方向畫出“X”標記,讓駕駛員不再走錯路。
在使用輔助駕駛的場景中,這一系統也擁有AR輔助駕駛功能,通過AI智駕意圖的全面可視化,建立用戶對智能輔助駕駛系統的信任。比如,當智能輔助駕駛系統準備變道時,AR-HUD會提前顯示變道意圖;遇到紅綠燈時,系統會顯示是否會自動啓停;需要超車時,會展示超車的路徑選擇。
而在安全預警方面,小鵬AR-HUD也提供了行業最全的AR安全輔助,覆蓋全部安全場景。如雨霧天氣視線不佳時,系統會自動標識前車位置和車道邊界;在狹窄道路會車時,會提前預警並顯示安全通過路徑;遇到彎道時,會根據車速和彎道情況給出預警提示。
此外,系統還能處理行人鬼探頭、超速風險、旁車加塞、變道盲區等突發危險情況,這也被稱爲行業最全影像顯示。
不過,目前這些功能還僅在PPT上展示,具體等小鵬G7上市之後,實際使用效果才能確定。據瞭解,小鵬G7將於6月11日正式亮相,三季度上市交付,到時候,這一功能的實際能力,將被用戶正式檢驗。
此番小鵬與華爲“聯姻”,也是汽車行業市場競爭到了新階段的體現。2023年底,兩家也曾因爲AEB在互聯網上互嗆,如今在AR-HUD上強強聯手。可見,行業滾滾向前,競爭或是合作,都取決於市場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