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內設罷免站 政大:不能爲單一政黨宣傳

政大學生10日在校內中正圖書館前設立大罷免連署站,引發校內正反意見激辯。(政大提供/李侑珊臺北傳真)

大罷免白熱化,連署浪潮席捲校園。政大學生10日在校內中正圖書館前設立大罷免連署站,引發校內正反意見激辯,校方直言,不能爲單一政黨宣傳或反宣傳活動;中山大學發生鼓勵罷免的海報遭移除,校長李志鵬11日發文,強調言論自由,承諾學校將避免類似的事情再發生。教育部認爲,大學自治事項宜由各大學檢視校內相關規定爲之。

有網友在社交平臺轉貼「政大站|大學生罷免行動」,歡迎學生到1樓簽署連署書。此舉在校內引起爭議,反對學生主張校園應維持政治中立,支持學生稱,參與公共事務是公民基本權利。

政大回應,圖書館爲學習重地,所有活動申請皆應事先提出。基於《教育基本法》第6條規定,教育應本中立原則,學校不得爲特定政治團體從事宣傳或活動,同學不能爲單一政黨宣傳或反宣傳活動。

清大近日也有學生在校內設立大罷免第二階段連署站。國民黨立委翁曉玲援引《教育基本法》第6條規範,批評「教育部要繼續視而不見、默不作聲?!」

中山大學則有學生反映,校園內鼓勵罷免的海報遭移除,校長李志鵬表示,選舉、罷免皆爲公民的基本政治權利,只要不涉及侮辱、誹謗或歧視,都是政治言論自由的表現,中山大學向來鼓勵學生獨立思考,勇於發表對社會議題的看法,也竭力捍衛師生的言論自由,學校將會進一步瞭解事發原委,並避免類似情事再次發生。

臺大一名黃姓學生則是最近在校園臉書發文,稱願協助蒐集罷免國民黨立委傅崐萁連署書,之後收到「綠蟾蜍」等抨擊迴文。國民黨立委吳宗憲11日表示,尊重國人表達政治立場的自由,但罷免行動不應進入校園,更不能藉課堂影響學生。

文化大學法律系教授方元沂分析,《教育基本法》規範的行爲人都是學校,師生從事政黨活動行爲,屬憲法保障言論自由,但學校要中立,兩邊言論都要尊重。以當年連儂牆事件爲例,教育部表明大家都有權發聲,有些學校不準設置,反而被視爲限縮言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