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摩點讚臺灣先進封裝設備業 這檔最看好
弘塑科技。圖/竹市府提供
摩根大通(小摩)在最新釋出的「臺灣先進封裝設備產業」報告中指出,由於AI需求帶動產能規劃與先進封裝技術演進,加上臺灣設備廠商持續扮演關鍵技術推動者與受惠者角色,因此對未來三年的產業看法正向樂觀。
小摩首次將臺灣先進封裝設備產業納入研究範圍,即給予正向觀點。臺廠中,給予弘塑(3131)「優於大盤」評級,目標價2,100元;辛耘(3583)及萬潤(6187)則均爲「中立」,目標價各爲430元及425元,三檔個股均將在有利的產業發展情勢下受惠。
小摩科技產業分析師黃浩洋指出,從產業動能角度觀察,隨着CoWoS擴產可能在2026年見頂,預期成長主軸將在2026年轉移至WMCM(晶圓級多晶片模組),2027年則進一步過渡至CPO(共同封裝光學)。
最終在2028年後進入CoPoS(Chip-on-Polymer Substrate),有望成爲CoWoS的長期接班技術。這一長期從CoWoS向CoPoS的技術轉換,將驅動整體產業的獲利增長,平均銷售售價(ASP)有望大增50-100%,市佔率將進一步提升。
儘管在有利的發展局勢下,預期臺系相關廠商如弘塑、辛紜、萬潤等均可受惠,不過考量先進封裝擴產時程與各公司的產品組合差異,黃浩洋更偏好弘塑,因其獲利成長速度較快,估計2025-2027年營業利益年複合成長率爲28%。
此外,弘塑與辛紜雖然同爲溼製程設備供應商,均能受惠2026年WMCM的擴產效應,不過由於弘塑自有設備營收佔比達60%,高於辛紜的30%以上,使得弘塑的營業利益明顯高於辛紜的17%。
辛紜的代理業務佔營收比重約55%,黃浩洋預期2026年將不會成長,但其紅外線檢測設備則具上行潛力;萬潤受惠於2027年起的CPO發展趨勢,屬於較長期的佈局標的,而CPO市場的情緒,則將成爲股價表現的關鍵變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