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米砸千億研發費 重金押注AI
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圖/中新社
近2年多小米港股走勢
大陸的人工智慧(AI)軍備競賽持續白熱化,繼阿里巴巴日前宣佈砸重金建設AI基礎設施後,小米集團董事長雷軍27日晚間宣佈,小米堅持技術立業,2021年至2025年,預計五年研發投入人民幣(下同)1,050億元,2025年預計達300億元,AI及相關業務將佔四分之一。
另一方面,近日小米港股股價屢創歷史新高,引發市場關注。小米27日盤中一度漲逾4%,觸及58.7港幣的歷史新高,市場盛傳雷軍身家一度短暫超越農夫山泉創辦人鍾睒睒,成爲大陸新首富,但雷軍否認此傳聞。
小米股價27日終場收跌5.68%,成交額達456億港幣,突顯資金面博弈激烈。自2022年10月14日以來,小米股價累計大漲516%。
華爾街見聞報導,小米27日晚間舉行「雙Ultra」新品發表會,公佈智慧手機小米15 Ultra的起售價6,499元,該手機搭載驍龍8至尊版,使用高性能天線組和三顆通訊晶片,搭配AI全情境優化,支援無網通話。小米15 Ultra共有經典黑銀、松柏綠、白色、黑色4款配色,配備2K超清解析度螢幕。
小米副總裁盧偉冰表示,小米手機未來五年高階化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在6,000元+價格區間達到規模化的突破。
雷軍稍早已在微博揭露電動車小米SU7 Ultra、小米15 Ultra的產品重點和圖片,並形容兩項產品是小米最近五年高階化探索的「答卷之作」。市場分析,小米「雙Ultra」新品亮相,可望成爲短線股價的催化劑。
國際投行高盛日前指出,看好小米最終會是AI贏家,並將小米12個月目標價從38港幣,大幅上調至58港幣。高盛表示,小米在AI和IoT領域的戰略佈局,未來幾年有望達到強勁增長。
此外,小米業績還有很大想像空間,預計小米2025年的智慧電動車交車量將達36萬輛,超出雷軍此前設定的30萬輛目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