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滿來了!溼氣重易水腫 養生這樣吃:清熱排溼
▲小滿來了!溼氣重易水腫,養生這樣吃:清熱排溼 。(示意圖/記者王威智攝)
記者王威智/綜合報導
2025年小滿節氣落在5月21日(三),是夏季第二個節氣,也是溼熱氣候正式來襲的起點。此時人體容易感到倦怠、腸胃不適、水腫等症狀,許多中醫師提醒應從飲食與日常作息雙管齊下,採取「清熱祛溼、健脾助運」的方式調養,才能順利度過悶熱潮溼的氣候挑戰。
三大中醫師齊建議:調脾祛溼、防中暑最關鍵
扶原中醫體系總院長郭大維中醫師曾分享,小滿時節的飲食應以「清熱利溼、健脾助運化」爲原則,建議多攝取如冬瓜、薏苡仁、白扁豆、赤小豆等清熱利溼食材,並搭配懷山藥、芡實、茯苓、蓮子等能強健脾胃、幫助消化吸收的藥食同源食材。
明華馬光中醫診所周亞錚中醫師則提醒,小滿節氣時人體溼氣重,容易脾胃運作不良、出現食慾差、水腫等問題,因此應以健脾祛溼爲重點。他同樣推薦山藥、白扁豆、薏苡仁與茯苓等食材,並特別強調要避免油膩厚味與冰冷食物,以免加重脾胃負擔,引發中暑或腸胃不適。
佑昌馬光中醫診所王彥喬中醫師補充,小滿時節人體易出現「溼熱夾雜」的情形,關鍵在於調理脾胃、促進運化。他建議多攝取苦味與甘涼性的蔬菜與食材,如苦瓜、芥菜、茼蒿,並推薦按摩合谷穴與大椎穴,有助清熱除溼、提振精神,亦有預防中暑的效果。
養生食材怎麼吃?民間也流傳不少小滿節氣的飲食智慧
●小滿養生薏仁飯:將薏仁與白米一同熬煮,有助祛溼消腫,是夏季養脾佳品。
●和風蔬果沙拉:選用高水分蔬菜如黃瓜、番茄、絲瓜、玉米筍,搭配梅汁或和風醬,清爽開胃又能幫助代謝。
▲決明子茶。(資料照/記者許宥孺翻攝)
溼熱天氣不宜喝冰冷飲品,建議改爲溫潤茶飲
●薏仁水:消腫、利尿、健脾祛溼,是經典的小滿飲品。
●荷葉茶:促進新陳代謝、幫助體脂代謝,夏日解膩好幫手。
●決明子茶:清肝明目、潤腸通便,適合長時間待在冷氣房者飲用。
「小滿不滿,芒種不管」這句農諺,道出小滿時期灌溉管理的重要性。古人也以詩詞紀錄節氣變化,宋代詩人范成大的〈小滿〉寫道:「夜鶴聲中新麥熟,小滿時節雨聲多」,展現出節氣轉換下的農耕節奏與自然觀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