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金公司上半年金融債發行規模緣何同比“腰斬”?“大戶”缺席,部分機構轉向ABS

財聯社7月7日訊(記者 鄒俊濤)消金公司上半年發債融資規模同比銳減。

7月7日,財聯社記者根據中國貨幣網數據統計發現,截至今年上半年末,共有7家消金公司發行10筆普通金融債,累計實際發行規模121億元。而2024年上半年,6家消金公司發行15筆普通金融債,累計實際發行規模255億元。

數據顯示,同比去年,消金公司今年上半年累計實際發行普通金融債規模下滑52.55%。值得關注的是,往年幾家“發債大戶”在今年上半年更是缺席。

據瞭解,長期低息的金融債是消金公司主要的融資手段之一。財聯社記者注意到,隨着融資渠道日益多樣化,部分消金公司轉向發行ABS等其他方式融資。

受訪業內人士指出,上半年頭部消金公司發債積極性下滑導致行業整體發行規模縮減,預計下半年隨着市場回暖,有望實現恢復性增長。

“發債大戶”缺席,消金公司上半年發債規模銳減

據統計,今年上半年,市場共有7家消費金融公司合計發行了121億元規模的金融債,分別爲杭銀消費金融、馬上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寧銀消費金融、海爾消費金融、尚誠消費金融和中郵消費金融。

同比2024年來看,馬上消費金融、杭銀消費金融、中銀消費金融這三家持牌消金延續此前發債節奏,今年上半年發行規模均爲25億元。但招聯消費金融、興業消費金融這兩家傳統的“發債大戶”,在2025年均沒有發債動作。

數據顯示,2024年上半年,興業消費金融、招聯消費金融分別發行金融債75億元和80億元,兩家合計發債規模達155億元。

“2025年上半年消金公司發行金融債規模下降,主要在於少了招聯消費金融和興業消費金融兩家發債大戶。”素喜智研高級研究員蘇筱芮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表示,“發債大戶”的缺失,使得整個持牌消金行業發債減少規模高達百億以上。

此外,業內人士指出,2024年發債規模基數高增,以及當前信貸需求仍需逐步釋放和更加註重風險管控等因素導致當前融資需求降低,也是今年發債融資規模同比下滑的重要因素。

蘇筱芮指出,去年消金公司發債融資積極性較高,一方面是由於消金融資市場初步“開閘”,多家消金機構響應政策支持;另一方面因爲頭部消金積極擴張,試圖在當年獲取更多業務規模。

部分轉向ABS或銀團貸款,業內依舊好看發債融資

據瞭解,近年來隨着政策放寬,監管鼓勵多元化融資,消費金融機構融資方式日漸多樣化,目前已包括金融債、ABS、同業拆借、銀團貸款等方式。

財聯社記者注意到,今年上半年,除了金融債,不少消費金融機構轉向發行ABS、銀團貸款等方式進行融資。Wind數據顯示,2025年以來,中原消金、海爾消金、南銀法巴消金和馬上消費共發行9期ABS,總額超100億元。不論是發行數量還是規模,較上年同期均有增長。

公開資料顯示,7月3日,海爾消費金融發行2025年第二期夠花ABS,規模15億元。其中優先A檔票面利率爲1.80%,創行業年度新低。7月2日,馬上消費金融完成募集全國首筆消費金融機構數字人民幣銀團貸款並完成提款6.15億元。

蘇筱芮認爲,多家持牌消費金融公司積極發行ABS,其背後既有機構自身的內在需求,也有外部監管的鼓勵因素。5月9日,中國人民銀行在《2025年第一季度中國貨幣政策執行報告》中提出,增強消費金融機構資金供給能力,支持汽車金融公司和消費金融公司發行金融債券,研究適度提升消費類信貸資產證券化註冊額度,推動消費領域可證券化資產範圍適度擴容,增加信貸資金供給支持。

“人行調整審批政策,預計將對消金行業發展以及信貸ABS產品發行規模起到積極的推動作用。”另有消金機構從業者向財聯社記者表示。

不過,素喜智研分析認爲,金融債作爲標準化債權中的一種,具有更優的流動性,發行成本比持牌消金其他融資成本更低。據該機構統計,今年上半年,消金公司最低發債利率已至1.69%,較去年產生大幅下降。

“儘管上半年持牌消金金融債發行規模、期限略顯保守,但下半年隨着市場回暖,疊加政策鼓勵,有望實現恢復性增長”。蘇筱芮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