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基會反對 食藥署「毫無懸念」
衛福部近日預告解除日本牛齡限制,可採全牛齡進口,消基會反對。日本牛肉示意圖。(路透)
衛福部近日預告解除日本牛齡限制,可採全牛齡進口,持反對意見的消基會7日指出,日本從2001年發現狂牛病開始,已發生10例以上,狂牛症的潛伏期長達10年,加上狂牛症通常發生在5歲以上的牛隻,因此,過去有30個月以下月齡的限制,如果開放全牛齡牛肉進口,國人仍有可能透過食用被狂牛症病毒感染的肉類而罹患人類「庫賈氏症」。
消基會認爲,衛福部應先公佈查廠結果,不能在沒有公佈查廠結果,沒有任何公告訊息前,就貿然、突襲式的公告,只是想開放日本全牛齡牛肉進口。
消基會指出,在公告草案中,也並未明確解釋爲何要進行修正。因此,衛福部應該清楚說明修正的原因及背景,讓消費者能有所知悉與選擇。
消基會批評,依據媒體報導,近日即將推動臺日經濟夥伴協議(EPA),若是運用進口全牛齡日牛以換取簽訂臺日EPA經濟夥伴協議,頗有犧牲國人健康換取經濟發展之嫌。
衛福部食藥署長姜至剛7日迴應,食藥署已做了完整的風險評估,包括書面審查、3次的牛海綿狀腦病(BSE,俗稱狂牛症)討論,也和專家實地查覈,風險評估結果是公開、透明。
姜至剛指出,經評估,BSE的整體風險達到10的負9次方,也就是每1億5000萬名消費人口,僅1人有風險,可忽略。
姜至剛坦言,這是他到食藥署上班第一天蓋的公文,「我毫無懸念,因爲我們有所本」,除了科學的數據,也會考量國人是否安心;以後有任何訊息,將第一時間告知消基會,也願意和消基會坐下好好聊,會找時間拜訪消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