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故事大智慧-破除知易行難障礙 心甘情願中扭轉情勢
什麼影響他最深?沒有藉口,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會克服,一件原本可能會失敗的事情,也都會因此成功。圖/本報資料照片
「認真同行」,是臺新新光金控的企業形象Slogan。當然,董事長吳東亮也是個認真的人,不過,比起「認真」這兩個字,「較真」可能更貼切。
就以「知難行易」這句由國父孫中山提出,強調實踐的重要性,並破除「知易行難」的觀念。但是,吳東亮卻很「較真」的認爲,在職場上很多事,是符合古老的「知易行難」的觀念。
他會如此認真,其實,是經驗談。臺新有過多次合併經驗,合併過程中很多事務都需要整合,其中,較爲複雜也相對麻煩的是IT部門的資訊系統,因爲合併前的公司所採用的系統未必一樣,因此必須更新、升級。
吳東亮發現,同仁們都「知」道,可是就是很「難」執行。
難執行的主因出在原有的系統,大家都運作的很順暢,但是不能配合合併後的更新、升級所需,而配合升級所需的系統,同仁又感到陌生,因此在心理上,出現「抗拒」的現象。
吳東亮當然明白同仁們心理,爲了排除同仁們的心理障礙,當時他派資訊部門的同仁遠到阿拉伯、近到日本、韓國考察與臺新規模相當的銀行,用的是什麼系統,如何進行更新、升級?考察回來後,同仁們是二話不說,馬上進行系統的更新、升級,原來的心理障礙就此消除。
當然,有人好奇問吳東亮,即然心中已有定見,也預知結果,何必繞個大圈子,直接下命令,不是省事多了嗎?
吳東亮說,直接下命令是會比較快,可是,只要過程中,有任何的不順,都會成爲藉口,藉口多了,障礙也會跟着產生,工作士氣與氣氛也會變差,甚至讓成功的也會因此失敗。相反的,一個計劃、一個決定,是同仁心甘情願的進行,就沒有藉口,沒有藉口,不管遇到什麼困難,都會克服,一件原本可能會失敗的事情,也都會因此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