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真的還能起來嗎?

今天有一個很有意思的事情,和朋友們聊天,聊到消費品行業。

現在這種經濟環境,這種消費水平現狀,估計高層智囊團的頭髮都要大把大把的掉,實在太難了。

有人說重啓房地產就解決了,這是不可能的,房地產絕不可能重蹈覆轍,這就是飲鴆止渴的毒藥,副作用遠大於眼前的利益。

房地產轉型是必然的,也不得不這樣做,很多人可能不知道整體空置率有多高,房地產是產能過剩最嚴重的行業之一。

偏偏房子這東西又是高價值的東西,大部分人最值錢的產業就是房子,這就很麻煩了,房價可以慢慢下跌,但是絕不能短時間內大幅度下跌,否則就會引起社會穩定問題。

這就從根源上決定了房地產的方向,儘量穩房價,甚至強行干預,也就是所謂的有價無市,然後引導向品質這條路上轉型。

也就是普通住宅就那樣了,能穩住最好,就算穩不住也要溫水煮青蛙慢慢跌,然後未來的市場靠改善型品質房來拉動。

所以房地產不可能再像以前那樣,會變成一個相對比較小的精品市場,能夠滿足少數優秀房地產公司的生存。

換句話說,靠房地產拉動經濟已經成爲了歷史。

然後基金肯定不會停,會盡量保持在平均水平,想要增長多少也難,因爲沒錢。

但是基建也絕不會停或者大幅縮減,不管是從基建本身龐大體量的帶動作用來說,還是從緩解房地產被拋棄的後遺症上來說,都是非常重要的。

最後還剩一個外貿,這也是我一直說外貿是解決我們目前困境的核心,因爲我們註定是外向型經濟,不僅是全球市場,還有全球的資源。

我們雖然地大物博,但絕不可能僅依靠我們自己的資源,穩坐世界工廠的位置,很多資源我們其實是依賴國外的。

所以我們必須做到兩點,第一點在全球範圍購買或者控制足夠多的資源,第二點搶佔全球市場,兩者缺一不可。

第一點需要國家的綜合實力,第二點需要無數企業的競爭實力。

我認爲這兩點未來一定都會做到,這也是我這段時間呆在沿海調研的原因,在我看來這是我們偉大復興的必經之路,當然肯定也是一個長時間的過程。

有趣的是另一位朋友提出了一個觀點,說如果我們人口大量增長,是不是也可以解決目前的困境?

如果人口真能大幅度增長,也就意味着整個市場空間大幅度增長,當然能一定程度解決目前的問題。

但是想要人口增長的難度,我覺得比解決經濟問題的難度更大。

經濟問題尚有規律可循,有方法可以找,而人口問題,天吶,想想都頭皮發麻,這是社會結構問題,是整個社會的理念問題。

更重要的是這兩個問題本身就是關聯的,而且又先後之分。

很多人說壓在現代年輕人身上的三座大山,房子、孩子和養老,這確實是起因,但不是根源,現在人口問題的根源已經逐漸轉變爲觀念了。

如果僅僅只是房子、孩子和養老的問題,說白了也就是錢的問題,這個遲早會解決。

實際上現在的年輕人,已經完全和以前的人不一樣,他們的觀念非常“獨特”,我都找不到形容詞,只能用獨特加個引號來表達。

舉個例子,一直都有朋友找我討論“女權”這個話題,好像特別火,我是從來都不敢回答的。

只要是涉及到人格對立的問題,我都不會講,我尊重所有人。

但是這個問題確實在改變社會的觀念結構,現在結婚率越來越低,離婚率越來越高,生育率越來越低,這是重要原因之一。

看上圖這個數據趨勢,2013年是結婚數量的巔峰,高達1346.9萬對,從那以後,就一直在下滑,到去年已經只剩610.6萬對了。

10年的時間,結婚的人少了一半,離婚的數據就不公佈了,等下嚇到你們。

然後即便是處於婚姻中的,也不一定願意生小孩。

在這種情況下,人口想要增長,簡直癡人說夢。

高層當然是希望結婚的人更多,生小孩更多,政策也出了不少,前陣子不是剛出來每個小孩補幾萬塊錢的政策嗎,我看網上討論很熱烈。

當時很多朋友都因爲這個政策諮詢我,是不是和結婚生育相關的行業,會好起來?

我都沒有討論這個話題的慾望,所以文章提都沒提。

怎麼可能,生育率是那幾萬塊錢的補貼能拉起來的嗎?如果有這麼簡單,人口根本就不是問題。

年輕人不結婚不生小孩,真的只是缺那幾萬塊錢的補貼嗎?

雖然經濟壓力是一個很重要的原因,但是心態的轉變更重要,不管是男孩還是女孩,更多的是考慮自己,網上的主流“雞湯”內容,都是在說要愛自己,自己開心自己過得好纔是最重要的。

雞湯兩個字我特意打了引號,因爲有人稱之爲毒雞湯,我倒不這樣認爲,只是覺得有點片面。

人生的意義這個話題,是一個仁者見仁智者見智的問題,是隻爲自己負責,還是爲自己負責的同時也爲身邊的人負責,這個沒有優劣之分,更沒有對錯。

現在的年輕人就是更傾向於只考慮自己,或者說主要考慮自己吧,說得極端一點,有些人年輕人寧願養寵物,也不願有伴侶或者小孩。

這背後是什麼原因導致的?如果深入思考,其實很恐怖。

再比如女權,我覺得這個詞就不對,我們應該尊重所有個體,不應該性別對立。

人各有所長,也各有所短,男人與男人之間也好,女人與女人之間也好,還是男人與女人之間也好,都是如此。

術業有專攻,自己適合什麼,就做什麼,性別是虛無的,只是一個代稱,就和人的名字一樣,其實本質上沒什麼意義。

但是我們也不得不承認一點,目前社會的主要資源,還是掌握在男性手裡,所以不可避免的造成各種不公平,這應該是女性不滿意的根源。

而婚姻和生育又必須靠男女雙方,既然有一方不滿意了,當然也就跟着被影響了。

當然這只是影響的因素之一,社會問題肯定是一個很複雜的綜合體,但這個因素很重要。

你看,這是不是一個比單純的經濟問題更困難的問題?

一種觀念一旦大範圍流行,就很難被改變,所以在我看來,目前出來的這些鼓勵生育的政策,就和房地產一樣,能穩住就不錯了,至於實際上的效果,我是不信的。

總結來說,消費的背後是人口,人口的背後是觀念,這纔是困局的核心。

這也是我寧願把未來的希望放在外貿上,也不放在人口上的原因。

房子、孩子和養老這三座大山,只是表面現象,人心和人性,纔是真正的枷鎖。

我做了下面這張《A股核心資產研究彙總》表,裡面精選了上百家優質公司,並附數萬字的分析方法。

所有分析過的公司都會在上面這個表裡更新數據。

#頭號創作者激勵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