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空檔期...大陸多地發消費券 誘民眾花錢
大陸多地近期發佈下一階段消費券發放計劃,刺激民衆消費。(歐新社)
大陸多地近期發佈下一階段消費券發放計劃。分析指出,9月作爲暑期與十一長假之間的消費空檔期,消費需求亟待政策刺激,消費券透過「政府補貼+商家讓利」的槓桿機制,有助刺激民衆消費。
寧波市近日啓動總額人民幣6,000萬元(約新臺幣2.6億元)的汽車消費券發放活動;濟南市開始下半年第三輪汽車消費補貼活動,併發放下半年第三輪零售和餐飲消費券;株洲市則是發放人民幣800萬元(約新臺幣3,448萬元)職工專屬消費券。
多地併發佈下一階段消費券發放計劃,如廣東省將於12日推出「金秋文旅消費季」惠民補貼活動,安排人民幣2,000萬元(約新臺幣8,620萬元)專項資金,面向廣東居民、大陸全國赴粵遊客及入境遊客發放文旅消費券。
證券日報報導,大陸商務部研究院副研究員洪勇表示,消費券透過「政府補貼+商家讓利」的槓桿機制,刺激民衆消費傾向,緩解消費者物價指數(CPI)低位運行下的消費觀望情緒。
蘇商銀行特約研究員付一夫表示,大陸消費結構已從以商品消費爲主轉向商品與服務消費並重,文旅、餐飲、體育、康養等服務消費的需求彈性更高。將消費券投向這些領域,能激發更多「非剛性但意願強」的消費行爲。
面對內需市場疲軟,大陸今年推動以舊換新、發放消費券等多項刺激消費措施,但從數據上來看,反映消費規模與市場活力的消費零售總額年增速從5月衝到今年以來最高6.4%,到6月降至4.8%,7月再放緩至3.7%,整體表現不如預期,爲去年12月以來最低,顯示民衆的消費動能正在消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