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費服務行業觀察:政策加持提振信心,教育板塊領漲市場
2025年2月7日至2月20日,中信消費者服務行業指數整體上漲3.11%,跑贏同期滬深300指數0.87個百分點,行業整體呈現回暖趨勢。細分板塊中,教育、綜合服務表現亮眼,漲幅分別達8.41%和7.19%,旅遊休閒板塊則基本持平。政策層面,國務院常務會議再次強調提振消費的核心地位,提出通過支持居民增收、擴大文體旅遊消費、推動冰雪消費等舉措釋放內需潛力。隨着兩會臨近,消費服務行業的政策預期持續升溫,供給側改革與細分市場結構性機會成爲焦點。
政策利好密集釋放,消費提振路徑明確
近期,國務院圍繞“促消費與惠民生”主題展開專題學習,明確將消費置於更突出的位置,並提出多維度政策框架。首先,通過提高工資性收入與拓寬財產性收入渠道增強居民消費能力,例如提高養老金標準、優化城鄉居民醫保補助等;其次,聚焦服務消費擴容,重點提升教育、醫療、旅遊、養老等領域的供給質量,如支持冰雪旅遊、放寬中高端服務消費准入限制;此外,強化科技消費與細分市場開發,釋放人工智能終端產品潛力,鼓勵多元化消費場景創新。
地方層面,廣東、黑龍江、青島等地已率先推出配套措施。例如,廣東提出改造傳統街區、發展電競與直播電商等新業態;黑龍江計劃推出低空旅遊產品與特色文旅列車,推動冰雪經濟升級。政策工具的創新與改革協同性增強,例如財政政策明確加大對服務消費的補貼力度,地方政府專項債支持範圍擴展至土地收儲等領域,爲行業中長期發展注入動能。
細分市場現結構性機會,供給側改革成焦點
從行業細分賽道看,需求穩定性高、政策催化明確的領域正成爲資金佈局重點。景區板塊因受自然氣候干擾較小,疊加文旅融合趨勢,成爲傳統旅遊消費的“壓艙石”;OTA(在線旅遊)板塊則受益於免籤政策範圍擴大,入出境遊需求回升帶動業績預期改善。此外,順週期板塊如會展、教育、人力資源等,因估值彈性較高,在政策支持下關注度提升。例如,教育板塊在職業技能培訓、素質教育政策傾斜下,頭部企業加速轉型;會展行業則借力國際展會復甦與數字化升級,拓展增量空間。
供給側改革成爲政策與市場共振的關鍵詞。一方面,冰雪旅遊、低空經濟等新興業態推動服務產品創新,例如黑龍江提出開發“雪國列車”等特色IP,廣東探索“非遺+消費”融合模式;另一方面,土地收儲專項債重啓、房企融資環境改善等舉措,爲文旅地產、商業綜合體等項目提供資金支持,助力存量資源盤活。未來,政策對服務消費全鏈條的規範與引導將進一步強化,例如稀土行業加強開採管控、汽車消費金融政策優化等,均指向供給質量的系統性提升。
(注:本文內容基於公開信息客觀梳理,不構成投資建議。)
本文源自:金融界
作者:觀察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