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地攜手,打造青年志願服務新模式

城市因青年而興,青年因城市而聚。面對主城區“大學建設與地方發展互促融合”的有利優勢,青島恆星科技學院團委與李滄團區委以“校地共建賦能青春,實踐育人助才成長”爲核心目標,創新構建“共建、聯育、同享”三翼協同機制,通過大學學院與街道社區雙向需求的精準對接和緊密合作,打造青年志願服務孵育人才成長新模式。兩年來,青島恆星科技學院累計超5000名學生深入李滄區大街小巷開展志願服務,累計服務超4.2萬人次,服務時長突破6萬小時,爲區域發展注入青春動能。

制度創新:構建校地協同“生態圈”

2023年,爲制度化安排校地合作事宜,青島恆星科技學院團委與李滄團區委聯合制定“逐夢李滄星計劃”校地團組織全面合作制度,學院、街道聯合簽訂團組織共建協議,根據基層需求清單和學院專業特長精準打造志願服務隊伍,在黨建帶團建、“團幹部+基層幹部”雙重指導下,學校12個學院、617個團支部已與李滄區11個街道、120餘個社區開展緊密合作,每個團支部至少每年兩次到基層開展志願服務並持續總結服務經驗,建立了常態化聯繫的校地賦能平臺。

模式創新:青年學生專業技能精準滴灌基層需求

基層有需求、大學來幫忙,實踐能力、成才更高效。在志願活動開展過程中,瞭解到當前基層治理不僅需要傳統的“一老一小”服務項目,更亟需有技術、會AI、一專多能的高質量人才。爲此,校地團委經過實地調研,推出推出“青春夥伴”團組織結對星計劃和“青春合拍”項目合作星計劃,學生服務團隊以特色專業爲紐帶開展家電維修、健康管理、電商助銷、系統搭建等特色服務,實現專業技能與民生需求的有效結合。例如健康管理學院成立“醫路長虹”志願服務團,爲老年人提供免費體檢、智能設備培訓等服務,相關經驗獲市級表彰;商學院成立“築夢”電商志願服務團,通過直播帶貨幫助李滄對口萊西農戶銷售農產品超50萬元;信息工程學院“信青年”志願服務團,利用專業技能開發智慧社區管理系統,優化物業響應效率,相關成果入選全國大學生創新創業大賽。

成果豐碩:成才賦能與區域發展雙贏

值得一提的是,青島恆星科技學院和李滄團區委校地合作模式不僅在志願服務愛心善舉中提升了大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還着重鍛鍊了學生專業能力和綜合素質,爲大學生就業創業奠定堅實基礎,更爲區域發展選育留用高質量青年人才提供注滿動能。一是助力實踐能力躍升,通過社區調研、志願服務、崗位實習等,培養了大學生溝通協調、項目管理等核心素養;二是助力專業技能落地,健康管理專業學生爲社區老人開設“醫養綠色通道”,計算機學院學生研發“智慧養老系統”,真正實現“學以致用”;三是助力地方就業人才集聚,以2024年畢業生爲例,李凱旋、劉洪科等12人留任李滄區企事業單位,張鑫亞、滕振欣等690餘名畢業生憑藉實踐經歷進入李滄區健康科技、信息技術領域企業,形成地方與大學“實踐-就業-反哺”良性循環。

下一步,在雷鋒精神的號召下,雙方將繼續完善三翼協同育人機制,推動校地團組織合作從“服務型”向“發展型”升級。青島恆星科技學院團委書記隋立欣表示:“我們將以提升團組織聯繫服務引領青年的目標爲引領,讓更多學生在服務基層中找準人生座標,爲區域高質量發展貢獻青春力量。”

(大衆新聞·大衆日報記者 張曉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