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省錢黨”妥協,星巴克開放免費自習室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劉婧汐 廣州報道
7月22日,"星巴克推出自習室" 話題登上微博熱搜,據悉,廣東、廣西、海南等地部分星巴克門店內擺出了“星子自習室”的標識,爲消費者提供免費自習室服務。星巴克官微隨之對此進行迴應,此舉旨在爲消費者提供夏日學習空間,未來計劃在更多門店探索“興趣向”場景,強化“第三空間”體驗。
7月23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在廣州部分門店實地探訪發現,星巴克門店內“星子自習室”大多采用“長桌共享” 模式,提供免費入座、免費電源插座、免費溫水和紙筆等服務,且無需預約。
星巴克門店工作人員向記者表示:“自習室空間免費開放,不強制消費,不限時長。”但目前來看,自習室還尚未給星巴克帶來人流量的顯著增長,自習座位空餘較多沒有坐滿。
改變的不只是空間佈局,在瑞幸、庫迪等中國本土品牌的擠壓下,這家咖啡巨頭正試圖通過場景重構、價格下調和市場下沉扭轉頹態。
就在上個月,星巴克剛剛對非咖啡產品進行了整體價格下調。2025年6月10日起,星巴克中國對星冰樂、冰搖茶、茶拿鐵三大 “非咖” 品類的數十款產品進行了價格下調。以大杯爲例,平均價格降幅達到 5 元左右,多款產品價格從 30-40 元價格帶降至 20 元區間。不過,此次降價並未涉及核心咖啡產品。
同時,星巴克的新開門店也在加速開進下沉市場。截至2025年3月,其中國門店總數達7758家,覆蓋超1000個縣級市場,新增門店中40%位於鄉鎮。與此形成鮮明對比的是,2024年至今。星巴克關閉近20家標誌性門店,半數集中在品牌密集的江浙滬和廣東地區,呈現出了 "關一線、開縣城" 的態勢。
種種舉措,都在讓這家老牌高端咖啡品牌變得更加“接地氣”了。在競爭愈發激烈的中國咖啡市場,“放下身段”或許就是星巴克給出的競爭策略。
值得注意的是,星巴克中國股權出售計劃正在持續推進中。據市場消息,星巴克目前已收到數份針對其中國業務的收購提議,除了此前市場上傳出的高瓴資本、國際知名私募基金凱雷、KKR之外,瑞幸咖啡的最大股東大鉦資本這次也被指加入了競購隊伍,成爲30多名競購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