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穩定幣條例》生效倒計時 參與沙盒機構最新迴應:已取得明顯進展,儲備資產管理、審計,防範黑客攻擊等均是關鍵
財聯社7月18日訊 (記者 高萍 曹韻儀)香港《穩定幣條例》即將於8月1日正式生效。互聯網巨頭與傳統金融機構也紛紛加速佈局穩定幣。
一家參與香港穩定幣發行人“沙盒計劃”的公司相關負責人近日對財聯社記者表示,該公司在相關穩定幣的開發和測試方面取得了明顯進展。在沙盒環境中重點驗證了技術架構、合規性及實際應用場景,確保符合《穩定幣條例》的監管要求,包括資本充足性、儲備資產管理及用戶保護標準。
上述負責人強調,穩定幣將大幅提升跨境支付的效率和成本效益。但也需要注意防範黑客攻擊和智能合約漏洞,做好儲備資產管理,儲備資產保持高流動性、低風險等。
不過,一家外資銀行高管對財聯社記者直言,從目前觀測來看,市場對穩定幣的需求不太明顯,但正密切關注相關法律法規完善出臺情況。多位業內人士也對財聯社記者表示,香港穩定幣法案對貨幣國際化有着深遠影響,但這一過程仍需持續關注金融穩定風險,適時優化調整相關政策。
前期穩定幣沙盒計劃推進效果如何?
距離8月1日香港《穩定幣條例》生效倒已不足半月,近日,市場再掀起對香港穩定幣的關注。其中,尤其關注推出後效果及後續影響。
早在2024年,香港金融管理局就推出了穩定幣沙盒計劃。所謂的沙盒,就是計算機安全領域中爲程序運行提供隔離環境的安全機制,可以在可控環境下進行技術測試。
當時,多家企業進入香港穩定幣沙盒計劃,包括:京東幣鏈科技(香港)有限公司、圓幣創新科技有限公司、渣打銀行(香港)有限公司、安擬集團有限公司和Hong Kong Telecommunications (HKT) Limited(香港電訊)。這些企業分爲三組,其中渣打銀行、安擬集團、香港電訊共同開發錨定港元的穩定幣HKDG,圓幣創新科技開發穩定幣HKDR,京東幣鏈科技開發穩定幣JD-HKD。
如今,香港《穩定幣條例》生效倒計時之際,穩定幣沙盒計劃測試效果如何?近日,一家參加香港穩定幣發行人沙盒計劃的公司相關負責人對財聯社記者表示,已取得明顯進展。在詳細介紹中,上述人士透露,參與過程中,發行人必須嚴格遵守《穩定幣條例》,包括1:1儲備要求、反洗錢(AML)和反恐融資(CFT)措施,以及定期披露儲備資產信息。
據該機構透露,測試期間,其與知名機構合作進行定期審計和信息披露,以維護穩定幣的價值穩定性和用戶信任。“同時,我們加強了技術安全措施,防範黑客攻擊和智能合約漏洞,確保沙盒測試的安全性。”
對於備受市場關注的儲備資產管理方面,上述人士坦言,儲備資產需保持高流動性、低風險,如銀行存款、受監管債券等資產,並接受獨立審計,在監管特批下機構可探索其他低風險資產。“此外,穩定幣發行人需關注全球監管差異,確保跨境應用的合規性。”
香港《穩定幣條例》生效後,有何實質影響?
“香港《穩定幣條例》的正式生效,標誌着香港在全球穩定幣監管領域的領先地位,爲未來穩定幣發展提供了清晰框架。”圓幣科技方面近日在接受財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
圓幣集團認爲,穩定幣將在香港及全球金融市場產生深遠影響。首先,穩定幣將大幅提升跨境支付的效率和成本效益。圓幣創新科技計劃在成功申請牌照後利用其擬發行的穩定幣支持跨境電商和貿易支付,顯著降低匯款成本和時間。
例如,傳統銀行跨境轉賬可能需數天並涉及多項費用,而穩定幣可實現近乎即時的交易到賬,成本更低。這對香港作爲全球人民幣清結算中心及國際金融中心的地位尤爲重要,尤其在服務“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時,穩定幣可通過區塊鏈技術彌補傳統金融基礎設施的不足,推動金融包容性。
其次,圓幣集團稱,穩定幣將在虛擬資產交易和現實世界資產代幣化(RWA)中發揮關鍵作用,隨着 RWA發展,穩定幣將成爲鏈上交易的核心工具,支持股票、債券、外匯等資產的 7x24 小時全天候交易,打破傳統金融的時間限制,降低中介成本。
挑戰在哪裡?政策適時優化 市場接受度尚待檢驗
目前穩定幣尚未在中國大陸獲得正式的法律認可,但不少企業已表現出濃厚興趣。此前,螞蟻集團表示,將分別在香港和新加坡申請穩定幣牌照。
“穩定幣爲支付行業帶來了新的可能性,但該行業目前仍處於初級發展階段,面臨着監管、技術以及市場接受度等多方面的挑戰。”博通分析金融行業資深分析師王蓬博對財聯社記者表示。
王蓬博認爲,相關機構若計劃涉足或關聯穩定幣業務,必須謹慎評估潛在的風險與機遇,並確保自身具備足夠的實力和準備去迎接長遠發展,而不是僅僅爲了迎合短期的市場熱點。
“總而言之,香港穩定幣條例對貨幣國際化有着深遠影響,但這一過程仍需持續關注金融穩定風險,適時優化調整相關政策。”一位券商分析師對財聯社記者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