險資巨頭35億元領投,基礎設施公募REITs迎配置良機

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 葉麥穗 廣州報道

險資對REITs的青睞與日俱增。

近日,21世紀經濟報道記者注意到,險企巨頭中國人壽率隊大手筆投資公募REITs領域,引發市場關注。事實上,隨着公募REITs配置價值凸顯,近期險資頻頻出手,持續加大對公募REITs的配置力度。

日前,中國人壽發佈公告稱,該公司、北京首景投資有限公司及財信人壽擬與國壽置業投資管理有限公司及北京朗佳私募基金管理有限公司及創弛企業管理合夥企業(有限合夥)訂立合夥協議,以成立北京平準基礎設施不動產投資基金合夥企業(有限合夥)(下稱“合夥企業”),合夥企業全體合夥人認繳出資52.37億元。其中,中國人壽認繳出資35億元,財信人壽認繳出資7億元。

中國人壽表示,本次交易是公司以國家戰略爲契機,與合作方強強聯合開展基礎設施公募REITs領域投資,通過設立合夥企業形式共同獲取收益。合夥企業將聚焦基礎設施公募REITs投資,一方面實現存量資產和新增投資的良性循環,促進基礎設施行業健康發展;另一方面基礎設施公募REITs具備“股+債”屬性,有助於提升保險資金組合收益。

國壽投資不動產投資事業部副總經理韓萌介紹,國壽投資系統已參與20多隻公募REITs的戰略配售,業態涵蓋商業、保租房、能源、高速公路、工業廠房、產業園等,其參與公募REITs的方式主要包括運用國壽系統受託資金、自有資金及發起設立公募REITs戰配基金等。

自2021年起步以來,我國公募REITs市場發展迅速,截至目前,正在交易的REITs基金達到61只,發行規模在1661億元左右。去年,隨着消費基礎設施REITs登陸市場,“行業首發”、“首單REITs”等首發經濟的“風”也吹到了REITs身上,包括首單水利、首單供熱、首單跨海大橋等REITs項目均於去年下半年以來成立。

由於REITs基金具有低波動,高分紅等特徵,與保險資金的長期限、穩收益等特徵相得益彰,具有很強的適配性。因此REITs基金首次在國內出現,就立即受到了保險資金的青睞。

如定於今年2月26日即將上市的華夏金隅智造工場REIT, 財信吉祥人壽保險的身影出現在該REIT第五大股東中。

2024年11月上市的招商高速公路REIT中,中國人壽、平安人壽、人保壽險以及紫金財險成爲戰略投資方,險企戰略配售和網下配售份額之和佔總份額比例達14.74%。

2024年9月20日,華夏大悅城商業REIT在深圳證券交易所發行上市,成爲我國西南地區首單消費基礎設施公募REITs。該REIT總募集規模爲33.23億元,中郵保險共認購約2.99億元,佔發售總比例的8.99%,是除原始權益人外的第一大戰配投資人。

去年3月14日,華夏華潤商業REIT作爲市場上首批消費類公募REITs在深圳證券交易所成功發行上市,總募集規模69.02億元,是國內最大的消費基礎設施REIT。中國人壽系統內資金共認購約6.86億元,佔總募集規模的10%,爲第一大外部投資人。

去年共有29只公募REITs成立,合計募資規模超645億元,其中險資合計獲配規模接近50億元。此外據同花順統計,2024年險資通過網下發售環節累計獲配金額爲20億元。這意味着去年29只新REITs中,險資“豪擲”70億元。

展望2025年,中金公司的調研結果顯示,99%的受訪投資者考慮維持或增加REITs配置,其中七成投資者考慮加大配置力度。保險公司、公募FOF和私募機構均計劃提高REITs的配置比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