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醫學中心門診量挨批 邱泰源:門診量太高者應檢討

衛福部長邱泰源(右)在政策發佈後,今天首次受訪表示,醫學中心理應着重急、重症住院,若門診比率太高,「的確是應該檢討。」記者林琮恩/攝影

健保進入30年,收支嚴重不均,衛福部健保署日前宣佈,要限制醫學中心門診佔率55%,原意是強化分級醫療,但不僅醫院跳腳,專家點出,醫學中心經營倚重門診,未來恐會關診因應。衛福部長邱泰源在政策發佈後,今天首次受訪。他表示,醫學中心理應着重急、重症住院,若門診比率太高,「的確是應該檢討。」

邱泰源表示,爲讓健保制度永續,照顧全民醫療需求,醫界、政府與社會要一起努力,醫療體系已經啓動多項改革,包括分級醫療、雙向轉診等,建立讓民衆信任的醫療體系,而全臺基層診所,過去20多年來打下好基礎,行程社區醫療羣,國內家庭醫學制度也正在發展,讓分級醫療有良好奠基。

「民衆身體有任何不適,應該先找『厝邊好醫師』,在診所就診。」邱泰源表示,社區診所醫師也經過專業訓練,許多醫師有長久照顧社區經驗,能讓民衆症狀得到最好照顧,例如近期盛行的感冒、流感、諾羅等疾病,民衆應該先找第一線基層醫師,基層診所在新冠疫情期間,曾守住疫情重要防線,民衆要有信心。

邱泰源說,針對各級醫院檢討,衛福部瞭解急重難症照顧辛苦,已要求健保署使用各項措施及資源,調整支付制度讓給付更合理,留下急重難症醫療人才,而冬季氣候嚴寒,腦血管、心血管疾病及症患者增加,醫學中心工作很辛苦,盼健保署與各級醫院妥善溝通,進行相關改革,「不過,醫學中心角色,理論上應着重急重症住院,門診比率太高,確實應該檢討,由分級醫療體系負擔。」

「要有健全的醫療體系,醫學中心門診量應再降低才合理,纔是優質醫療體系。」邱泰源表示,衛福部祭出控制醫學中心門診量的政策改革,但也會設定配套措施,讓全臺各醫院瞭解、有共識,且不至於讓新制影響財務,讓醫院順利運作。

健保署長石崇良說,目前多數醫學中心門診佔率都在55%以下,「僅少數醫院需要改變」,除門診限量,健保署也推出醫院個別總額制,能讓醫院營運獲得保障,一切的措施都是希望醫學中心着重急重症、住院,搭配分級醫療制度,讓資源達到最妥適運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