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老師在微信羣除了佈置學校下達的工作,幾乎不說任何話!

目前,學校的微信羣是家校交流必備的工具。曾幾何時,家長和老師都很喜歡在微信裡交流,老師們會分享學生在校的情況,家長也會迴應老師。但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班級微信羣都很安靜,很多時候,幾天都不會有任何消息。

在我們學校,班主任和老師們都有一個共識,除了佈置學校下達的必須要家長配合完成的工作,老師們在羣裡基本不說任何話。這包括:不表揚和批評任何學生、不公佈一切測試的成績、不艾特任何家長、不佈置任何作業。可以說,只要學生在校不是因爲打架鬥毆傷害了別人,老師是不會叫家長的。

那爲什麼現在的老師對家長的反饋越來越少了呢?其實也是有原因的。

第一:不想和家長有過多的交流,因爲和家長交流幾乎不起任何作用。

目前的老師,幾乎不想和家長交流什麼。比如向家長反饋孩子沒有完成作業、上課搗亂等等,基本都不講。老師自己能教育好孩子,那就盡力,如果反覆說教仍然不起任何作用,那就順其自然。讓花成花樹成樹,讓孩子們自由成長。

這不是老師不負責任,而是無數教訓告訴老師們,和家長們說了也白說,幾乎不起任何作用。很多孩子是家長根本就管不了,還有一些孩子是家長已經放棄的。其實家長對自己孩子的瞭解遠比老師更清楚,他們如果想挽救自己的孩子早就行動了,如果不想挽救,老師說了也沒用。

很多家長都把希望寄託在了老師身上,他們常說的幾句話就是:不聽話你就打他、老師你懲罰他寫作業、再搗亂你就別讓他回家吃飯,餓他一天等等。當然他們也清楚老師們不敢這麼做,擺明了就是我也管不了,你們看着辦吧,反正也不能開除他家的孩子。

目前的家長和過去完全不同了,所以和家長交流孩子的任何問題都不會有任何結果,還不如不交流。

第二:從不在羣裡表揚和批評學生,家長都有可能不願意。

目前不是學生敏感而脆弱,而是我們的家長。無論老師在羣裡表揚還是批評一些孩子,總有家長對此不樂意。

以前,有老師會把每次小測試滿分的同學公佈在羣裡,本來是好事,鼓勵孩子們繼續努力。但有家長就把老師投訴了。在一些家長看來,表揚這幾個同學就相當於批評了其他同學,會對其他孩子心靈上造成傷害。從這之後,老師們在羣裡就不表揚任何孩子了,當然更不會批評任何孩子。

有些孩子經常不寫作業、不背書,老師們也不敢在羣裡點名艾特家長,有些家長不但不配合老師,還會攻擊老師,直言你不會看着他完成作業?跟我說幹嘛?我整天忙死了哪有空管他?

現在的家長自尊心都比孩子更強,所以老師們對待家長只能更加地小心翼翼。

大多數老師都希望取消班級微信羣,恢復原來的家校關係。

現在家校關係緊張,和微信羣有很大的關係,大多數家長對班級羣都很牴觸,不願配合老師的工作。

首先,學校會讓老師會給家長佈置很多和孩子學習無關的任務。比如安全教育平臺、每年禁毒答題、青驕課堂以及需要家長配合點贊和收看的各種節目等等。家長配合老師吧,任務太多了,幾乎每天都有,所以很多家長乾脆就不配合了,對老師們也很牴觸。

其次,微信羣導致家長很焦慮。以前,老師們會在羣裡公佈學生考試成績以及平時小測試的成績,會經常點名一些學生,雖然也是爲了孩子們好,但也讓家長們很焦慮,特別是中下等生的家長,也給大家增加了一些不必要的負擔。

如果取消微信羣,這一切都不存在了,家校關係也會更加的和諧。

目前家長的育兒觀已經變了,大多數家長對孩子的學習都不抱過高的期望,更希望孩子能健健康康快快樂樂的成長,所以不願讓孩子從小就受到心靈上的某種傷害,所以對老師的某種批評總是非常的牴觸。而時間長了,老師們也不願和家長交流了,認爲交流也沒有任何效果,大家都互相沉默,或許是當前最好的處理方式吧!

大家對此怎麼看?也分享一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