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孩子幾乎沒有了早戀現象?班主任說出背後的原因,讓人深思!
學生教育是一個難題,尤其是青春期的學生,已經有了自己獨立的思想和行爲,對很多的事情也是有自己獨特的見解,並且又到了青春期萌動的時候,是家長最頭疼的時候。
在管教的時候稍有不慎就是出現一系列的後續問題,家長真的煩不勝煩。
青春期到來的時候,是純潔而美好的,對異性的態度也會發生一些轉變,會不自覺地被一些人吸引開始“小鹿亂撞”,更會比較在意自己的形象,生怕會給自己在意的人留下不好的印象,而初高中階段也是早戀最嚴重的高峰期,學生們都是會偷偷摸摸的談起戀愛。
可隨着時代的變化,00後慢慢長大,因爲從小就生活在網絡信息爆炸的時代下,學生的思想也更加的成熟、前衛,家長也是更加擔心學生過早的成熟會加重早戀的現象,可現實反而是相反的,現在的學生早戀的現象卻是一直在減少。
對於現在這樣的現象也是引起了廣泛的討論,而有一位班主任看到後也是做出了總結。
首先就是現在的家長基本上都是80、90後了,他們對於早戀的定義和以往不太一樣了,相對也是比較公正。
在以前的時候家長只要是看到異性的兩個學生走在一起,都好像是見到了“洪水猛獸”,就開始了滔滔不絕的“政治課”,這讓曾經經歷過這些的80、90後真的是十分的反感,到了自己成爲父母之後也是能夠感同身受,自然對於學生和異性之間的相處也就能夠更加的看開,會比較開明。
其次是現在的學生思想上都是比較早熟的,也正是因爲學生在思維的早熟,也更加的清楚“有可爲和有可不爲”,不會把精力浪費在其他事情上,對於自己和想要什麼多是有清晰的認知。
以前的學生會以叛逆來對抗家長,只要是家長和老師喜歡的他們偏偏不做,越是不讓的越是做得開心,而現在的學生認爲“戀愛腦”太可笑,學習纔是正道。
第三當代學生的生活是比較豐富的,休息的時候可以有更多的遊戲可以玩,手機可以刷,實在是沒有必要花費時間和經歷去了解和照顧一個人,只會是分擔自己的精力,在現在的學生眼裡就是“手機不好玩還是遊戲太無聊,非找找對象”。
最後就是現在的學生真的很現實,對於感情也是更加的清楚自己要的是什麼,這位班主任說無意間聽到過班裡的一位女同學說“某同學就他那樣的條件,還想追到我,也太天真了吧”,也是這樣的話讓班主任覺得自己的擔心都是多餘的,現在的學生雖然年級不小,但是已經開始講究“門當戶對”了。
不得不說這些原因都能看得出來現在的學生都堪稱是人間清醒。
青春期學生處於敏感階段 家長要注意教育方式,避免激化問題
進入初高中的學生,已經是從懵懂無知開始建立了自己獨立的人格和思想,有自己的想法和行爲方式,但是因爲各方面都還不成熟健全,很容易會存在一些誤區,這需要家長的正確引導,指引學生能夠積極向上的思考和看待問題。
很多家長會覺得青春期的學生叛逆難管教,認爲學生是不懂事,其實很大原因都是因爲家長的教育方式出現了問題,家長在教育學生上都是比較喜歡說教的方式,每次遇到問題都是長篇大論,或者是強制要求學生不準這不準那,忽略了學生的感受和想法。
進入青春期的學生其實是很需要家長的幫助,學生在很多問題上雖然有自己的想法,但是還不成熟,並且也會存在很多的困惑,家長的正確引導和幫助,可以有效的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三觀意識和思維模式,這對學生的以後成長都是有着至關重要的影響。
在筆者看來學生之所以叛逆無非是認爲家長不理解自己或者是不管怎麼做家長都不能滿意,而早戀的原因也是因爲家長的關愛太少。
所以通過其他的方式尋找溫暖,遇到這樣的情況家長應該是先反思自己的教育是否出現問題,以及是不是對學生的關心太少了,不要總是想着指責學生的不是。
家長和學生都是第一次 應該一起成長,互相監督改變
學生本就是在成長階段,需要不斷的學習各種知識,而家長也是初次成爲父母,都是沒有經驗的兩個人,需要一起學習共同進步,學生在成長的時候家長不能原地不動,也應該是隨着學生的長大和改變,調整自己的教育方式,針對學生的情況“因材施教”。
家長應該多聽一聽學生的想法的建議,適當的放低姿態和學生站在同樣的角度上看待問題,學會換位思考,適當的放手讓學生有自己獨立空間,尊重學生有自己獨立的性格和行爲。
學生的學習壓力已經很大了,家長不應該再給學生太多的壓力,反而應該是適當的爲學生減壓,不要總是將成績掛在嘴邊,學生的生活中不應該只有學習這一件事,應該是五彩繽紛的,“讀萬卷書不如行萬里路”,應該鼓勵學生多多走出去見識更多的世界,開闊眼界,否則就算是成績再好,也只會變成一個“死讀書”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