縣縣全覆蓋!1萬6400個「樣地」建成陸生態品質監測網
1萬6400個樣地建成陸生態品質監測網縣縣全覆蓋。(大陸央視)
大陸央視新聞報導,爲加快構建完善生態品質監測網路,大陸生態環境部正式印發《全國生態品質監測樣地設置方案》,在大陸共佈設1萬6400個樣地,基本實現縣級行政單元全覆蓋,補齊地面生態品質監測漏洞。結合已佈設的171個生態品質綜合監測站,大陸生態品質監測網路初步建成。
「樣地」作爲生態品質監測網路的重要組成部分,重點監測生態系統植物羣落物種組成、結構和功能,兼顧鳥類等其他生物類羣的物種多樣性,爲遙感監測結果,提供地面驗證和精度評估。
大陸全國樣地佈設圍繞「科學佈設,客觀評價;全面覆蓋,凸出重點;繼承發展,安全可達」等原則,涵蓋八大生態系統類型,其中森林樣地數量爲5551個、草地2263個、溼地543個、荒漠395個、城鄉2570個、農田2069個、水體2468個、海洋541個,在自然保護地、生態保護紅線、重點生態功能區等重要生態空間加密佈設,實現高水準監測支撐高效能生態保護監管。
「樣地」是指在森林抽樣調查中,按機率原則,抽取一小片林地作爲樣本,從中獲得所需資訊。樣地的定義和用途,在林學中具有重要意義,主要用於植被調查採樣和限定範圍的地段。藉由「樣地」可以獲取森林總體特徵和總量估計,是生態學研究重要工具。
在大型森林監測中,樣地通常指面積在16公頃以上地塊。調查過程中,首先確定樣地範圍,然後使用全站儀打點,確定樣地的四角及每個20米樣方的頂點位置。爲了方便計算,通常以西南點爲原點,建立平面直角座標系。樣地內部會被畫分爲更小的樣方,以便更精確地測量每棵樹座標。
樣地設置和測量方法,在林業碳匯技術中,也有詳細應用。計算樣地數量時,可能會使用特定公式和方法學,以確保結果的可靠性。在實際操作中,可能會遇到一些計算上的挑戰,需要通過多次計算和調整來獲得準確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