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力爭實現“雲中雨”組網監測全覆蓋
本報訊(記者解麗)日前,2025年全市水務工作會召開,對今年的水務重點工作進行了部署。北京青年報記者從會上獲悉,今年全市生產生活年用水總量控制在30億立方米以內;中心城區、城市副中心供水安全係數超過1.3;供水管網漏損率控制在8%左右,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8%。
據北京市水務局黨組書記、局長劉斌介紹,今年要抓實“三件大事”,包括重大水工程規劃建設、高品質濱水空間建設、城鄉供排水均等化服務。
作爲三大實事之一,將推動永定河水庫、二道河水庫、西峰山水庫、東二環線工程等重大工程規劃建設,儘早具備開工條件,爭取超長期國債支持。完成永定河堤防加固主體工程、北運河副中心段堤防加固工程,加快溫潮減河、潮白河、鑽子嶺水庫等工程建設。推進西部深隧前期研究工作。同時,加快補齊防洪排澇工作短板。“我們要推進防洪規劃修編,持續完善雨水情監測預報‘三道防線’,推動補充建設測雨雷達,力爭實現‘雲中雨’組網監測全覆蓋。”劉斌說。
今年,市水務部門將重點抓實高品質濱水空間建設。出臺濱水空間改造提升行動計劃,制定幸福河湖建設實施方案及相關標準。着力打造“兩園一河”、北運河、雁棲湖、金海湖、環二環濱水步道等一批藍綠交織、充滿活力的水岸公共空間。加快實施“點靚涼水河”(二期)、京密引水渠、昆玉河綠化彩化、北展後湖優化提升等幸福河湖提升工程,打造市民觀城觀景的美麗廊道。共同推動全齡友好濱水慢行系統建設。推進河湖空間應開盡開,實現溫榆河公園二期、宋莊蓄滯洪區二期等工程對外開放。與園林等部門聯合打造“水岸花園”文化名片。
此外,加快實施《北京市水網建設規劃》。編制“二綠”地區生態空間水源配置及水系連通方案,持續開展黑河溝等區級母親河復甦行動。珍惜用好密雲水庫等大中型水庫蓄水,優化調度實施生態補水,努力延長有水河長和通水時長,有效改善河湖生態環境。
劉斌介紹,去年本市供水高質量發展深入推進,建成門城、昌平、延慶(二期)地表水廠,全市日供水能力達到1000萬立方米,提前完成“十四五”規劃目標。完成200餘公里供水管線改造,管網漏損率降到8.5%以內。建成垡頭等8座污水處理廠,新改建污水收集管線220公里、再生水管線100公里,全市污水處理率達到97.5%。
“今年,要將重點轉至抓實城鄉供排水均等化服務方面。”劉斌強調,今年將加快城鄉供水一體化,積極推進農村供水“區域統管”,提高規模化供水工程覆蓋農村人口比例。實現溫泉水廠具備通水條件,丁家窪、豐臺河西第二水廠開工,加快大興國際機場、懷柔、順義等地表水廠前期工作。新建改造100公里供水管網、完成50處城鄉供水提升工程,換裝40萬支智能遠傳水錶。開工建設減河北、臺湖第二和酒仙橋(二期)等再生水廠,新建改造75公里排水管網、30公里再生水管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