蝦仁“嚇人”?重慶這47個重點場所暫未發現問題蝦仁
央視3·15晚會曝光“保水蝦仁”問題後,不少消費者驚呼“蝦仁”變“嚇人”。3月21日,上游新聞記者獲悉,近日,渝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開展專項檢查,杜絕“水產”變“水貨”。經對渝中47個重點場所進行現場執法檢查,暫未發現涉事蝦仁流入市場銷售。
“一定要反覆覈實,有沒有銷售涉事企業產品。”近日,在渝中區解放碑某超市,渝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執法人員仔細覈對超市的進貨來源,認真查看在售冷凍蝦仁等水產品的配料表及生產日期等標識信息,提醒商家堅持正規進貨渠道,保證貨品品質,規範誠信經營。
截至目前,渝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已出動執法人員100餘人次,對央視3·15晚會曝光的相關問題蝦仁及企業開展了拉網式排查檢查,暫未發現問題。
爲了堅決杜絕“水產”變“水貨”等類似問題,渝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後續還將進一步加大抽樣檢測力度。一經發現涉事產品,將第一時間下架、暫扣,依法作出處置。同時,爲防止類似問題發生,渝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還將舉一反三,聚焦生產廠家資質、進貨來源及冷凍產品的保鮮方式、出入庫臺賬等全鏈條開展“閉環式”專項檢查,並對重點產品加大抽樣檢測力度,全面排查食品安全隱患,切實保障“舌尖上的安全”。
渝中區市場監管局相關人士提醒,消費者在對採購食品有疑慮時,可將食材送至渝中區市場監督管理局下轄的片區快檢室免費檢測,一經發現不合規的食品或遇到相關消費糾紛,可第一時間向市場監管投訴舉報。
上游新聞記者 嚴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