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俠客島」一份通報,多少警示

來源:海外網

國家衛健委的通報,來得很及時。

作爲中日友好醫院的醫生,肖某術中離崗、婚內出軌;作爲協和“4+4”的一員,董某瑩入學造假、論文抄襲;北京協和醫學院“4+4”試點班也暴露出諸多問題。

細讀通報,可以看到——

其一,罰得果斷。肖某在此前被開除黨籍、解除聘用關係的基礎上,被罰五年行業禁入;董某瑩的學位證、畢業證、醫師資格證書、醫師執業證書均被撤銷,“四證全撤”。

其二,於法有據。比如對肖某的處罰,符合《中華人民共和國醫師法》第五十八條。該條明確:“嚴重違反醫師職業道德、醫學倫理規範,造成惡劣社會影響的,由省級以上人民政府衛生健康主管部門吊銷醫師執業證書或者責令停止非法執業活動,五年直至終身禁止從事醫療衛生服務或者醫學臨牀研究。”

其三,聯手出拳。衛健委不是單打獨鬥,有教育部一同調查,不僅查醫德醫風,也查辦學問題。北京協和醫學院深入整改,國家衛生健康委會同教育部對北京協和醫學院“4+4”試點進行全面評估,督促改革完善。

通報沒什麼套話,直面問題,並指出:“國家衛生健康委調查組正聯合有關部門,對本次事件涉及的相關單位、人員開展深入調查,對違規違紀違法等問題將嚴肅追責問責,調查情況將向社會公佈。”

這次事件,非常惡劣,引發很多追問。人命關天的行當,豈容兒戲?公衆追問絕非吹毛求疵。

一是問心。肖某把已進入麻醉狀態的患者撂在手術檯,自己跑了,醫者之心何在?古人講:“醫,仁術也。”大愛之醫,必具仁心。但凡有一點兒醫者父母心,都不會做出如此荒唐之事。這也提醒醫療行業,強化醫德醫風建設不是虛的,而是事關患者生命健康、行業發展和從業者職業前途的“必答題”。

二是問權。協和醫學院的高門檻,怎麼就成了擺設?董某瑩爲了報考僞造16個學分,從初審到終審竟一路綠燈,是審覈人員集體打瞌睡,還是有人用權力保駕護航?還有那篇重複率超20%的論文,導師簽字、答辯過關,學術誠信何在?這些問題不回答清楚,恐怕公衆疑慮難以消除。這也提醒那些手握權力和資源的人,如果內心沒有敬畏,外部缺少制約,爲一己之私蠅營狗苟,衝擊社會公平正義,當代價來的時候,會昂貴得你根本承受不起。

三是問路。協和“4+4”是一種改革探索,卻成了某些人的鍍金捷徑。難怪此事一出,不少醫生在網上曬醫學教育經歷,半開玩笑半是心酸地說自己走的不是“4+4”的路。中國的醫療衛生體系全球規模最大,衛生資源總量持續增長,醫療資源的優化配置也在加速推進,人們都希望自己身邊就有好醫院,中國需要更多的好醫生。醫生培養之路,應該怎麼走?需要探索,更需要在陽光下探索。

堵漏洞要動真格,從醫學教育的第一道閘門就得築牢。“4+4”班初衷是招攬跨學科的優秀人才,招牌很響亮,人數也不多,社會關注度高,能不能把申請人的學分、履歷曬上網,接受社會監督?

醫院的攤子更得盯緊。手術室離崗幾十分鐘沒人管,規培生上手術檯還能把主刀醫生帶跑了,這像話嗎?相信任何醫院都有相關的規矩,有規矩就得嚴格遵守,違規就得受罰。

醫學是學問,更是良心。從醫學院的教室,到醫院的手術檯,這條路很辛苦,很崇高。只有招生標準嚴起來,手術監管硬起來,學術審查真起來,才經得起問,也才能讓因此事引起的輿論大流量,變成促進社會進步的正能量。

文/田獲三狐

編輯/雲歌

來源/俠客島微信公衆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