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架芬普尼蛋!食藥署長盼民眾安心吃蛋 學者點出:重點在查原因

針對雞蛋抽檢出農藥芬普尼超標風波後續發展,衛福部食藥署署長姜至剛昨天主持記者會。記者林俊良/攝影

彰化縣文雅畜牧場雞蛋,被驗出農藥芬普尼殘留0.3ppm,衛福部食藥署昨定調爲個案事件,將針對該案場加強抽查,並將已經出貨的15萬顆雞蛋回收下架。不過,外界質疑,爲何不擴大下架全數蛋品,食藥署長姜至剛今表示,後市場抽測多年,近4千次未檢出疑慮,不需驚擾其他業者,將設法把關、下架疑慮產品,儘快讓民衆可以繼續「安心吃蛋、獲取營養」。

姜至剛表示,洗選蛋依規定必須噴上溯源標籤,本次彰化縣衛生局與衛福部,透過溯源方式迅速揪出違規業者,並提醒全民留意家中雞蛋是否有疑慮,食安管制不能單純仰賴後市場稽查,盼農政、環境等單位,儘快追查污染來源,溯源解決可能有疑慮的飼料、環境等環節,食藥署則會負起責任,讓疑慮雞蛋不進到民衆肚子,「該下架就下架、該回收就回收。」

姜至剛昨天於記者會上強調,依世界衛生組織(WHO)所提供,人體每日可接受劑量換算,60公斤體重民衆,每天吃芬普尼殘留0.03ppm雞蛋,需要「每天吃7顆、終其一生食用」纔可能有危害。

海洋大學食品科學系教授凌明沛也說,不論從慢性暴露、急性暴露來看,本次違規雞蛋的0.03ppm,「風險可接受」,人體基本代謝可排除,「但超標就是不對,主管機關應儘快查明原因。」

凌明沛說,芬普尼不該出現在產食動物體內,更不可被檢出超過標準限量的殘留,禽畜業者依法不可使用分普尼,推斷可能污染途徑,包括由環境、農藥等間接進入雞隻體內,主管機關應設法揪出原因、設法避免。

她說,芬普尼可用於去除玉米害蟲、馬鈴薯小菜蛾,或當作環境用藥,去除蟑螂、螞蟻、火蟻等,若使用條件不合適,有可能導致雞隻被污染。

農業部昨也表示,出事畜牧場飼料未檢出芬普尼。凌明沛說,芬普尼用藥時,多采用噴灑方式,除土壤可能被污染,也可能在空氣傳播過程中,污染到畜牧場環境,或暴露在外的飼料,「這些都很難說,應設法查出」,而目前食藥署作法,已將有疑慮雞蛋下降,若芬普尼危害不再持續,目前解決方式應該可行,民衆不繼續吃到疑慮雞蛋,就不用太過擔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