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班來養生,嘉興秀洲夜門診期待值拉滿

鍾淑婷

7月17日晚上6時多,嘉興市秀洲區新城街道亞都社區衛生服務站的中醫閣內,醫護人員仍在診室忙碌。鍼灸銀針輕捻、推拿手法嫺熟、艾灸青煙嫋嫋,五六位居民正享受着下班後的“健康時光”。“有了夜門診,看病養生再也不用請假了!”其中一位患者滿意地說。

亞都社區衛生服務站推行夜門診服務已兩年,今年5月開始又在原有延時服務基礎上再度升級,每週二、四晚特別開設“中醫非藥物治療夜門診”(法定節假日除外),診療時間延長至晚8點,以“錯峰診療”構建全時段健康守護網。鍼灸推拿、艾灸拔罐等多種特色中醫適宜技術精準對接上班族需求,更有秀洲區人民醫院楊羣月主任領銜的中醫團隊定期坐診,讓夜門診與日間同質同步。

中醫治療室內,張女士正在接受葫蘆灸治療。“平時管不住嘴,喜歡吃冰的傷了脾胃,最近還總覺得累,睡不好又沒胃口,檢查又沒大問題。”她說,在醫生建議下,她抓住“冬病夏治”良機嘗試做葫蘆灸,“下班直接來,不耽誤工作!”主治中醫師介紹,創新的葫蘆灸能覆蓋腹部主要穴位,其獨特結構能高效傳導艾熱,事半功倍。

亞都社區居民羅女士同樣爲中醫夜門診點贊。作爲每天伏案電腦前五六個小時的上班族,她一直深受頸椎不適的困擾,“以前試過不少方法都效果一般,加上上班忙、醫院遠治療也很難堅持。”她說,前幾天經朋友推薦亞都社區衛生服務站夜門診效果不錯,她馬上來就診,接受了兩週鍼灸治療,效果真挺好。“從家裡過來走路也就十來分鐘,特別方便。”家門口的夜門診,讓她在繁忙工作之餘輕鬆堅持了治療。

“現在一般人多的時候,單中醫館一晚上就要接診近20人,以上班族中青年人居多。”亞都社區衛生服務站站長張春榮說,服務站已成爲居民的“健康後盾”。診室外,免費提供的消暑茶飲更讓就醫體驗添了幾分暖意。傳統中醫的“治未病”理念,正以更便捷的方式融入生活,吸引着各年齡層尤其是年輕羣體。

在秀洲,下班後的“養生局”,早已延伸至鄉村。7月16日晚上6點半,秀洲區新塍鎮西文橋村衛生室裡,值班醫生陸雪林正忙着爲腰疾患者老劉拔罐。“像我們下班都四五點了,週末又要陪孩子,夜門診太懂我們了!”老劉滿意地說,“以前晚上看病得去鎮上,開車來回折騰二十多分鐘,現在家門口就能治。”

西文橋村夜門診自2024年5月開設,服務時間爲每週一、三、五的下午4點至晚8點(法定節假日除外),覆蓋周邊多個村莊近萬人口。“夜門診平均每天接診二十幾個人,與去年同期相比增長超過40%,患者主要以上班族爲主。”西文橋村衛生室室長朱恩偉說,服務內容包括慢病配藥、常見病診療、家庭醫生簽約、健康諮詢等。隨着三伏天到來,夜門診還新增了“冬病夏治”項目,艾灸、拔罐、貼敷、耳穴壓丸等中醫適宜技術廣受歡迎。“不少村民晚飯後散步過來,量量血壓,跟家庭醫生聊聊近況,再做箇中醫理療,輕鬆互動中就把健康管理好了。”朱恩偉說,這種“小病及時治、慢病定期管”的模式,正讓養生保健真正融入日常、觸手可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