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菸不只傷肺 國健署示警「頭頸癌」風險飆高25倍

▲國健署提醒,吸菸除了會導致肺癌,「頭頸癌」風險也大增。(圖/達志影像)

記者趙於婷/臺北報導

吸菸除了會導致肺癌,「頭頸癌」風險也大增!國健署指出,有研究顯示,吸菸者罹患頭頸癌的風險約爲非吸菸者的5至25倍,罹病風險隨煙齡與每日吸菸量增加而升高,即使一天抽不到3支菸,風險也會增加50%;另外,「電子煙、加熱煙」也和傳統紙菸一樣會讓人上癮、損害肺部、甚至影響大腦發展。

國健署署長沈靜芬表示,吸菸除了可能導致肺癌與心血管疾病,也大幅增加罹患口腔癌、口咽癌與鼻咽癌等頭頸癌的風險,根據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建立的全球癌症統計資料庫(GLOBOCAN)資料顯示,2022年全球頭頸癌新增逾90萬例、更有超過40萬人因此死亡,這類癌症除了影響外觀,也會影響呼吸、吞嚥、語言等重要功能。

另外,現今新興煙品衆多,而根據世界衛生組織(WHO)指出,沒有科學實證顯示加熱煙對健康危害低於其他煙品,加熱煙與傳統紙菸一樣都是菸草製成,除含有尼古丁易讓人成癮外,也含有焦油、甲醛、乙醛等有毒及致癌物質,都會對人體健康造成危害。

根據2019年發表於菸草控制期刊(Tobacco Control)的研究報告指出,加熱式煙品的使用溫度約在攝氏350°C以下,然而加熱煙的聚合物濾材(polymer-film filter)在加熱到約攝氏90°C時,就會釋出急毒性與高毒性物質「甲醛氰醇(formaldehyde cyanohydrin)」,即使濃度很低,也具有高毒性。另外,加熱煙的使用方式,可能會讓使用的時間間隔縮短,反而更增加使用者對尼古丁和其他有害化學物質的攝入量。

國健署提供民衆多元戒菸服務,全臺近2,700家合約醫事機構,包括醫院、診所、衛生所及藥局,提供專業的戒菸服務,民衆也可撥打免費戒菸諮詢專線「0800-636363」或利用line通訊軟體(ID:@tsh0800636363),透過電話及網路的便利性與隱密性,由專業諮詢人員協助量身打造個人戒菸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