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牌不夠!大陸「最新武器」直攻美能源、AI產業心臟
美中貿易衝突再起,大陸近期接連出招,除了稀土之外,鋰電池也成爲出口管制的重點項目。(圖/shutterstock達志)
美中貿易衝突再起,大陸近期接連出招,除了稀土之外,鋰電池也成爲出口管制的重點項目,美國財經媒體分析,此事將對美國能源穩定造成衝擊,因爲其高度依賴大陸電池,用來維護電網穩定並滿足資料中心的龐大電力需求。
報導提到,數據顯示,今年前7月,美國進口的「電網級鋰電池」初估約有65%來自中國大陸,當大陸擴大出口管制措施,這類產品將受到直接衝擊,且未來10年美國設置的電池基礎設施與電池容量,尚無法應付所有需求,且短期內難以找到其他國家替代大陸。
另有分析師提到,雖然鋰電池的出口管制措施不如其他產業廣泛,但大陸在電池供應鏈取得主導地位,只要有所調整就會給予全球壓力。由於人工智慧熱潮在全球爆發,美國又是發展中心,電力需求因此暴增,供應鏈過於依賴大陸的風險也跟着增加。
即使美國積極擴充自主能力,但要在未來十年滿足自身需求仍不容易,大陸此舉無疑讓本就相當複雜且緊繃的供應鏈增添不確定因素,後續發展也受到政治消息與美中貿易談判進度所影響。
對於大陸而言,可說是「殺敵一千,自損八百」的狠招,目前大陸內需市場出現產能過剩狀態,使許多企業依賴外國客戶,如今又受到出口管制影響,相關企業面臨進退兩難的困境,只不過確切衝擊仍得等待政策上路後才更爲明朗。
美國總統川普與大陸國家主席習近平,有機會在月底於南韓APEC會議上進行「川習」會談,大陸此時出招被解讀爲增加談判籌碼,並企圖在會談中取得話語權與主動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