稀土出口限制加大 法人點名中國政策害到4大產業
▲中國稀土開採示意圖。(圖/VCG)
記者巫彩蓮/臺北報導
美中貿易戰波瀾再起,中國大陸加大稀土出口限制,《ETtoday》掌握家本土投顧報告出爐,認爲對於EUV、CMP等高階半導體設備;工具機、航空,以及電源等四大產業衝擊較大。
中國大陸於10月9日宣佈,自12月起強化稀土出口管制,擴及含中稀土與技術產品,而美國總統川普宣佈對中商品加徵100%關稅反制。
據本土投顧調查,中國大陸將多種稀土、磁體材料納入出口許可制度,短期審批延宕、長期政策不確定性提高,直接高階半導體供應鏈變數,由於EUV掃描機高度依NdFeB/SmCo永磁體,稀土光學元件,且無替代品,中國出口受限,交機與維修時程可能延遲,成本上升,合約壓力增加;而CMP、沉積與蝕刻設備使用CeO₂與其他稀土材料,若出口受限將推升耗材成本與交期風險。
由於稀土本身並非晶片的主要原材料,但部分設備、零件仰賴特定稀土,前段製程半導體設備因稀土出貨限制,有投顧認爲,間接影響晶圓代工2奈米制程擴產進度。
另一家本土投顧則指出,以工具機產業來看,稀土永磁體難以替代,若出現斷供或價格上漲,將影響機器人關節驅動馬達效能,造成製造延誤與成本上升,其中鏑短缺會使磁鐵耐熱性下降約30%,削弱機器人在高溫與高負載環境下的可靠性。
而航空產業部分引擎與馬達零組件需用稀土,若全球供應受阻,整機廠恐暫緩拉貨,儘管國內廠商儘量排除中國大陸料源,但部分民用機產品仍使用含稀土的中國料,短期影響仍待觀察。
至於電源產業應用高頻、高熱環境磁性物對於稀土爲中高度依賴,但澳洲、美國等其他供應商,開始跨入NdFeB永磁體制造,成爲克服中國大陸限制稀土出口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