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施治看住家底
近日,黑龍江省牡丹江市紀委監委組織工作人員下沉一線,實地走訪瞭解各村集體“三資”管理突出問題整改情況。在林口縣龍爪鎮民主村,村民吳州善感慨道:“現在想知道村裡閒置機動地發包、村廠房維修資金使用等情況很方便,一目瞭然。”
農村集體“三資”是全面推進鄉村振興的重要物質基礎。牡丹江市紀委監委緊盯農村集體“三資”規範化管理及鄉村振興銜接資金使用監管突出問題,持續強化監督、對症下藥、嚴防“跑冒滴漏”,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更加規範有序、陽光透明,助力守好村集體“家底”。
“我們在監督檢查中發現,村集體‘三資’存在底數不清晰、入賬不及時、違規出借、出租、發包等問題,羣衆反映強烈,在一定程度上制約着鄉村振興發展。”牡丹江市紀委監委第六監督檢查室有關負責同志介紹。
牡丹江市紀檢監察機關將梳理出的相關突出問題納入監督重點,在全市範圍內持續開展集中整治,圍繞資金管理、權力運行、問題整改等關鍵環節,精準選取資源全面起底、債權債務清理、徵地補償發放使用等小切口,制定任務清單,加強統籌力度。各縣(市、區)紀委監委組成監督檢查組直插59個鄉(鎮、街道),深入村野鄉舍、下沉田間地頭,持續開展靶向調研和監督檢查,通過數據比對、“拉網式”排查,嚴肅查處一批損害羣衆利益、侵佔集體資產等違紀違法問題。
牡丹江市紀委監委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充分發揮“嵌入式”監督優勢,與市農業農村局積極會商,組建專業清查小組,圍繞資產發包期過長、集體資源閒置、招標採購競價不透明等突出問題,在全市持續開展經濟合同排查、村級債權債務清理行動,累計起底全市農村集體資源登記地塊128.31萬塊、收回村級債權5146.42萬元、化解村級債務1252.77萬元,排查並督促整改問題合同162份。
制度不健全、權責不明晰、落實不到位,是農村集體“三資”領域發生違紀違法案件的重要因素。爲補齊農村集體“三資”管理短板,進一步織密織牢監督網,結合日常監督和典型案例暴露出的問題,該市紀委監委駐市農業農村局紀檢監察組找準農村集體“三資”監管漏洞,通過制發紀檢監察建議書、工作提示等,推動相關職能部門舉一反三、強化整改,完善“三資”規範化管理機制。同時,督促市農業農村局圍繞“三資”政策法規解讀、產權交易操作流程、資源發包等方面,強化對村級財會人員等農村集體經濟組織產權交易相關人員開展業務指導和培訓,持續織密“小微權力”監督網。
牡丹江市紀委監委堅持“查改治”一體發力,持續推動農村集體“三資”管理使用更加規範高效。通過市、縣、鄉、村監督四級聯動,強化臺賬管理、跟蹤督辦、逐項銷號,層層壓實整改責任,全程跟蹤整改整治。該市紀委監委推動市農業農村局等相關部門建設農村產權交易平臺,將全部農村集體經濟組織機動地及新增地源等上線入庫,避免村集體資產資源線下暗箱操作、運營處置程序不規範、難以有效監管等問題。今年以來,該市完成平臺交易近4000筆,交易總額近1.1億元。
“隨着集體‘三資’管理不斷規範,一處處閒置資產也逐漸被盤活。我們將針對發現的突出問題和查處的違紀違法典型案件,強化類案分析,深入剖析問題原因,督促相關部門單位建章立制、堵塞漏洞,以鐵的紀律、嚴的作風護航鄉村全面振興。”牡丹江市紀委監委有關負責同志表示。(通訊員 馮琦)
來源:中國紀檢監察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