系統故障使“合規停車”變“違規收費” 一季度共享服務痛點凸顯 |315青訴

5月8日,中國消費者協會發布2025年第一季度全國消協組織受理投訴情況分析。其中,一季度共享服務痛點凸顯,計費異常和歸還難引發消費者不滿。

今年3月21日,消費者孟女士向消協組織投訴上海某科技有限公司。孟女士稱2025年3月20日早上7:46掃碼使用該公司共享單車,7:54騎行到達地鐵站,在晚上要騎車時發現早上的訂單居然被要求支付5元調度費。消費者稱每天上班路線是固定的,停車點也是固定的,消費者停車位置是個很大的單車停放點,就在地鐵站口不遠處,每天都會停放大量共享單車。消費者認爲該公司自己定位問題卻要消費者買單。聯繫該公司官方客服,客服反反覆覆的話術像AI一樣。消費者投訴要求退還5元調度費。投訴後,該公司通過消協315平臺與消費者進行了和解。

今年1月6日,消費者葉先生通過消協315平臺投訴杭州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葉先生稱其於2025年1月5日上午10點左右在廣州南站掃碼租用該公司的共享充電寶。在使用完畢後嘗試歸還,卻連續奔波至13個歸還點,均因設備滿載等原因而失敗。葉先生在網上搜索發現,已有不少消費者反映類似經歷。他因此懷疑該公司存在以“共享”名義誘導消費、實則通過無法歸還來變相“強迫”消費者以99元押金買下的問題。投訴後,該公司與葉先生在線協商,並達成和解。

中消協表示,近年來,共享經濟在便利公衆生活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但隨之而來的消費爭議也頻繁發生,特別是在共享單車與共享充電寶領域,消費者投訴的問題主要有:共享單車系統故障使“合規停車”變“違規收費”。消費者按平臺指引將車輛停放至指定區域後,仍被系統誤判爲違規停車,從而被收取調度費用。共享充電寶歸還難。因設備故障、系統無法識別歸還操作,或附近歸還點設備滿載,導致歸還失敗,消費者被迫承擔未歸還責任。共享充電寶異常計費。一些消費者反映在歸還充電寶後,系統未能及時中止訂單,導致持續計費。

中消協認爲,共享單車和共享充電寶作爲日常高頻使用的便民服務,其計費機制和設備歸還系統本應穩定可靠。但當前暴露出的系統漏洞和管理問題等侵蝕了消費者的信任。建議相關部門制定統一的共享經濟類服務標準,明確系統穩定性與透明性要求,推動平臺建立訂單自動終止機制和系統糾錯機制。對異常扣費、設備頻繁歸還失敗等投訴進行數據監測和風險提示,建立企業信用評分與通報制度。根據使用熱度科學配置歸還設備與充電站,避免“歸還難”問題長期存在。消費者在租用和歸還共享設備過程中如遇到相關問題,應及時截圖和拍照,便於後續維權使用。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鑫

編輯/劉忠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