攜手打造更富韌性全球產供鏈
7月16日,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在北京開幕。來自世界100多個國家、地區和國際組織的政商學等各界代表1100多人出席開幕式。
本屆鏈博會以“鏈接世界·共創未來”爲主題,設置先進製造鏈、智能汽車鏈、綠色農業鏈、清潔能源鏈、數字科技鏈、健康生活鏈六大鏈條和供應鏈服務展區。來自75個國家和地區的651家企業和機構參展,集中展示各鏈條上中下游關鍵環節的新技術、新產品、新服務,其中,境外參展商佔比達35%,國際化水平更高。
凝聚共識加強合作
當前,世界經濟增長乏力,保護主義、泛安全化行爲損害全球產業鏈供應鏈,進一步推高企業成本,降低經濟效率,阻礙共同發展。在第三屆鏈博會開幕式上,多位嘉賓強調了加強合作、共同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穩定暢通的重要性,呼籲攜手打造更加富有活力、韌性和效率的全球產供鏈。
中國貿促會會長任鴻斌表示,本屆鏈博會鏈式邏輯更加清晰,更加註重幫助企業找朋友、找夥伴、找應用場景、找解決方案。展會期間,各方將舉辦70多場形式多樣的專題活動,還將首次成立各鏈條展商聯盟,讓產業鏈供應鏈合作更加可感可及。
“本屆鏈博會的主題讓我想到一句中國諺語,‘獨木不成林’。”開幕式上,國際商會秘書長約翰·丹頓說,“國際商會最近的一項研究表明,如果當前的緊張局勢繼續加劇,全球貿易體系將會遭到嚴重破壞,我們必須重振對於強化各國合作的信念,只有合作才能實現共同繁榮,才能重振全球貿易體制的基石性規則,以反映各國的經濟現實。”
中國工商銀行董事長廖林表示,當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加速演進,全球供應鏈格局發生重大調整,全球經濟復甦面臨許多挑戰。在此背景下,維護全球產供鏈穩定暢通,已成爲國際社會的共同關切。“我們將以本屆鏈博會爲新起點,繼續秉承‘工’的主責主業和‘商’的專業特色,發揮國際化經營優勢,爲全球產業鏈上下游客戶提供全面的金融解決方案,與中外企業共同做強產業圖譜、促進鏈條暢通。”廖林說。
開幕式上,中國貿促會同與會工商界代表共同發佈了《第三屆中國國際供應鏈促進博覽會北京倡議》,提出維護全球產業鏈供應鏈安全穩定、堅持創新引領發展、加快數智供應鏈發展、打造綠色可持續供應鏈、深化全球工商界合作5點倡議,倡導更多國家工商界加入,以實際行動深化產供鏈國際合作。
搭建高水平開放平臺
經過3年發展,鏈博會已經成爲中國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的新平臺和全球共享的國際公共產品。第三屆鏈博會進一步放大貿易促進、投資合作、創新集聚、學習交流平臺功能,攜手各方推動構建更加緊密的全球產供鏈夥伴關係。
走進鏈博會場館,人羣熙熙攘攘,產品展示、商務洽談、供需對接……中外企業聚“鏈”成羣,優勢互補。
在鏈博會數字科技鏈館,蘋果公司攜手3家中國供應商欣旺達、山東創新和傑士德參加,展示智能製造、環境保護等方面的成果。蘋果公司亞洲採購及運營管理副總裁崔玉善在接受經濟日報記者採訪時表示,蘋果公司全球主要的200家供應商中,超過80%在中國設有工廠,在過去5年多時間裡,蘋果公司在中國智能製造和綠色製造領域的投資達到200億美元。“這是蘋果公司第三次攜手供應商夥伴參加鏈博會,來自中國的供應商在本土創新和進口替代方面取得了很大進展,我們很高興見證了供應商夥伴在智能製造、環境保護和人員發展上作出的努力和取得的成就。”崔玉善說。
可持續燈塔工廠、原料“指紋數據庫”……在青島啤酒展臺,公司通過模型展示了青島啤酒從“田間”到“餐桌”的全球產供鏈創新合作生態。青島啤酒公司生產工廠總釀酒師江歡表示:“得益於全球供應鏈的互聯互通,青島啤酒能夠實行全球採、中國質、世界享,產品遠銷120多個國家和地區,詮釋了全球供應鏈‘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格局。參展鏈博會,我們期待在原料研發、智能製造、綠色物流等環節,與全球夥伴深化產業鏈協同創新,共同提升啤酒產業鏈的競爭力與活力。”
在健康生活鏈展區,北京長木谷醫療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自主研發的ROPA骨科智能手術機器人吸引了不少觀衆駐足觀看。在展示現場,記者看到智能機器人正在模擬高難度的髖、膝關節置換手術。這款全球首款搭載人工智能深度學習技術的骨科手術機器人在鏈博會首發。該展臺工作人員曾惠彩介紹:“該機器人主要是由大腦、巧手、慧眼三部分組成,通過人機協同的方式,更好輔助醫生完成手術。術前‘數智腦’會針對患者的CT檢查數據制定個性化手術方案,術中通過‘數智眼’進行精準的光學定位,有效避免視野盲區,而‘數智手’配備隨動技術和安全控制系統,將幫助醫生完成精確操作。”
中國中化旗下農業科技企業先正達集團已連續3次亮相鏈博會。步入先正達集團展臺,一座層次錯落的“豐收之塔”展示了從一粒種子到萬家餐桌的豐收故事,也展現了先正達集團在農業種植端的全產業鏈優勢。先正達集團中國總裁蘇賦表示:“當前,全球農業糧食系統轉型處於十字路口,構建高效、穩定、綠色的農業產業鏈供應鏈刻不容緩。先正達集團通過推動突破性生物育種技術、數字精準農業和綠色種植模式等一系列創新成果融合應用,讓中國的農業生產更加綠色高效,讓中國的農戶增產增收,讓中國的消費者吃得更安全、更營養。”
鏈博會搭建起創新集聚的平臺,助力產業互融、創新互促、市場互通。第三屆鏈博會首次舉辦“鏈博首發站”新品發佈活動,集中展示全球供應鏈最新技術與產品創新成果,展現產業鏈協同創新的最新趨勢。7月16日至20日,預計將有100多項首發、首展、首秀在鏈博會現場呈現,較上屆鏈博會增加約10%。
發揮中國供應鏈優勢
中國市場是全球產業鏈供應鏈的重要組成部分,爲全球互聯互通和創新發展作出重要貢獻。中國持續完善產業體系,堅持開放合作,爲全球產供鏈運行提供了有力保障。
在生物製藥公司賽諾菲的展臺上,一座沙盤模型吸引了衆多參觀者駐足:通過沙盤與互動屏幕的聯動展示,觀衆可直觀瞭解流感疫苗毒株如何從法國出發,經歷深圳工廠的本土生產、包裝、運輸,直至最終完成接種的全流程“追溯之旅”,展現了賽諾菲全球協同與本土落地的供應鏈和製造優勢。賽諾菲大中華區總裁施旺表示:“今年是賽諾菲在華實現本土化製造30週年。藉助鏈博會這一全球產業鏈協同發展的重要平臺,我們全面展示了賽諾菲在中國構建的端到端醫療健康生態鏈,分享了本土化實踐的最新成果。”
自進入中國市場以來,天絲集團不斷加大在華投資,藉助中國供應鏈的優勢,深化業務佈局。天絲集團首席執行官許馨雄說:“中國在全球供應鏈中的核心地位無可替代。中國供應鏈不僅規模龐大,更以其卓越的效率、持續的創新和強大的韌性吸引着全球企業。我們對中國經濟前景充滿信心,也看好中國供應鏈的獨特優勢。”
美敦力今年首次參展鏈博會,展示了其在華供應鏈佈局的一系列創新和合作成果。美敦力全球高級副總裁及大中華區總裁顧宇韶直言:“美敦力堅信,中國將成爲全球最大的醫療市場和重要的創新策源地,並將在全球醫療產業鏈中發揮越來越重要的作用。美敦力將不斷加強本土價值鏈佈局,以共生共創共贏爲目標,攜手更多行業夥伴,共同推動醫療科技行業供應鏈的穩定與長遠發展。”(經濟日報記者 周明陽 孫亞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