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林縣馬蚌鎮書寫鄉村振興新篇章

走進西林縣馬蚌鎮,映入眼簾的是一幅幅生機勃勃的鄉村畫卷:進村道路兩旁,綠樹成蔭;村寨錯落有致的農家小院,乾淨整潔;山坡鬱鬱蔥蔥的沙糖桔園、油茶園裡,村民們正忙着剪枝、施肥、護理,一片春耕忙碌景象。

馬蚌鎮幹部羣衆在一線以實際行動踐行“實幹爲要、創新爲魂,用業績說話、讓人民評價”的理念,用實績書寫着鄉村振興的新篇章。

聚焦產業發展,鼓起農民“錢袋子”。馬蚌鎮立足實際,大力宣傳惠民政策,以產業獎補爲契機,鼓勵村民加大沙糖桔、油茶、生豬等產業種植養殖力度。並不定時邀請農業部門基層農技員到田間地頭開展現場培訓,爲特色產業“把脈問診”。從沙糖桔、油茶、咖啡、百香果種植的苗木選擇、日常施肥、殺蟲管護等多方面進行系統的培訓。如今,沙糖桔、油茶產業已成爲馬蚌鎮促農增收的支柱產業。該鎮積極引進咖啡、香椿芽、百香果等特色產業,建成八大河村百畝香椿芽產業園、百香果產業基地和咖啡產業種植面積300餘畝。種植咖啡農民人均收入達3800餘元。目前馬蚌鎮打造了那扛村、馬蚌村千畝油茶基地,引領羣衆轉產上岸,推動萬峰湖區域綠色發展。

學習運用“千萬工程”經驗,抓好鄉村建設。馬蚌鎮以農村人居環境整治爲抓手,大力推進美麗鄉村建設。各村“兩委”幹部和駐村工作隊積極整合鄉賢資源,完善村內基礎設施,修建排水溝,並發動羣衆積極參與環境衛生整治,建立長效保潔機制。同時,注重挖掘鄉村文化內涵,通過村史文化館的修建,將壯族村莊農耕文化、婚嫁文化等進行傳承和保留,提升村莊品位。目前,馬蚌鎮八大河村建設了八大河村平寨屯村史館。八大河村平寨屯規定每月1日是大掃除活動日,家家戶戶自覺打掃寨子衛生,整個村寨乾淨整潔。“以前村裡垃圾遍地,污水橫流,現在環境變美了,住着也舒心多了。”談起村裡的變化,馬蚌鎮馬麻村村民李章梅感慨地說。

推進鄉村善治,提升治理水平。馬蚌鎮始終堅持黨建引領,積極探索創新鄉村治理模式,構建自治、法治、德治、智治相結合的鄉村治理體系。依託區位優勢,該鎮按照“區域統籌、資源共享、優勢互補、共建共享”的思路,與羅平縣魯布革鄉、興義市三江口鎮聯合成立桂滇黔跨省區聯合黨工委,有效整合三地資源,使三個鄉(鎮)的交流、溝通和協作更加緊密,在產業共享、區域治理、民族融合上實現新突破。同時,各村建立健全村規民約,成立紅白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等羣衆組織,引導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服務、自我教育、自我監督,形成了共建共治共享的鄉村善治新格局。

主動擔當作爲,用心辦好爲民實事。馬蚌鎮始終把羣衆滿意作爲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用心、用情、用力解決羣衆的“急難愁盼”問題。該鎮村“兩委”幹部和駐村工作隊深入羣衆,傾聽羣衆心聲,瞭解民意,積極爲羣衆辦實事、解難題。

馬蚌鎮黨委書記楊江平說:“今年政府工作報告爲全縣經濟高質量發展描繪了宏偉藍圖,我們在基層,實幹爲要,腳踏實地,一步一個腳印,把鄉村振興工作做好,紮實推進鄉村振興戰略,努力把馬蚌鎮建設成爲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和美鄉鎮。”

2024年,西林縣馬蚌鎮被評爲第二批農村基層黨建“整鄉推進、整縣提升”示範鎮,成爲百色全市六個鄉鎮之一。(黃燕羣 王登華 黃輔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