喜良觀經濟|永輝宣佈“退出”吉黑,“東北胖東來”能否重現奇蹟?

(原標題:喜良觀經濟|永輝宣佈“退出”吉黑,“東北胖東來”能否重現奇蹟?)

永輝超市退出東北兩省倒計時!

3月18日,永輝超市與比優特發表公告,宣佈比優特將收購永輝在黑龍江與吉林省的所有門店。目前,所涉及門店已經貼出閉店公告,計劃於4月18日停止營業。

本次收購後,比優特超市在現有85家門店的基礎上增長至97家。根據新店拓展規劃,預計2025年比優特超市連鎖門店數量將突破100家。

與此同時,也意味着永輝超市將退出經營多年的黑、吉市場,僅保留遼寧5家門店。

“一進一退”背後,也帶出連串問號:

“永輝爲什麼撐不住了?”

“比優特憑啥敢接盤?”

“東北零售版圖要重構?”

……

01

活得不好

離開,都是有理由的。

沒有一個商家,願意丟掉“拼”下來的商業地盤。

如果走出這一步,“求生”或許是最好的註解。

永輝超市在《關於黑龍江、吉林地區門店閉店的說明與致歉》中,給出的“由於我們之前的企業經營理念與管理經驗還不成熟”“深刻地認識到了自身存在問題”“基於資源整合與能力聚焦的考量”等相關表述,其實都在印證這一點。

永輝,似乎有點扛不住了。

這幾年,關於它消息更多來自於“大象轉身”。

關注永輝的人都清楚,它正在穿越週期,它正在深度轉型。

但任何轉型動作,最終還是要靠業績說話。

落到這一點,至少從目前來看,永輝閃展騰挪難言“完美”。翻譯成大白話就是:“轉型不咋順利,經營不咋如意。”

數據會說話。

2021年開始,永輝超市就陷入連續虧損的境地,到2023年永輝超市連續三年虧損累計超過80億元,2024年,永輝超市預計淨利潤將繼續虧損14億元。

這意味着過去四年間,該公司累計虧損已高達94億元。

多說一點。

2024年5月,胖東來在瞭解了永輝超市的現狀後,一度對其展開了幫扶。不過,胖東來模式調改永輝超市引起巨大關注,但對於業績來說,還未從根兒扭轉困局。

繼續減虧,成了2025年永輝超市的發展關鍵詞。

此前,進入“名創優品時代”的永輝,經歷了原CEO李鬆峰未獲續聘、葉國富出任改革領導小組負責人、多家門店關閉等一系列變動。

3月17日,葉國富在股東大會上表示,2025年永輝計劃調改門店200家左右,視情況關店250家至350家。

到此,永輝超市戰略性放棄“東北兩省”市場,就不難理解了。轉型之路註定伴隨疼痛與不確定性,“斷臂求生”到更賺錢的地方開店,等待“脫困”。

02

繼續擴張

與永輝超市相比,此刻另一個主角比優特心情估計“很爽”。

因爲啥?商業版圖進一步擴張唄。

快消品的一站式購齊,極致性價比,顧客信賴度……比優特,在東北很紅,把“本土化”玩得爐火純青。大家都叫它“東北胖東來”。

此前,它從鶴崗小城起家,遷到省城哈爾濱,再跨至瀋陽。去年比優特超市首次入駐長春,完成“黑吉遼”拼圖,比優特實現自身發展的“連級跳。

此外,2023年比優特就接手了12家家樂福門店,此後還陸續在沃爾瑪、大潤發、華潤萬家等全國性連鎖超市關店後拿下了它們的物業。

如今再度接收“兩省”門店,商業雄心一覽無餘。

行業內比優特留給外界最深印象,是“推倒重來”和“出手就紅”的本領。

早些年,它曾在家樂福連續關店的狀態下,接手進行改造,開業不到一個月就打破了虧損魔咒,創造了日均銷售額百萬元的高績效。

去年年末,比優特長春首店開業,現場人山人海顧客涌入店內,一度不得不啓動限流措施來維持秩序,當日銷售業績高達246萬元,一舉刷新了比優特新店開張的最高紀錄。

公開信息顯示,2024年,比優特新開了21家門店,營收達到了74億元,同比增長了37%。2024年比優特新開的門店中,僅有3家是新店,其餘18家均是接手了其他超市的門店。

03

冷熱不均

永輝要退出,比優特要進來。

在當前這個“銜接期”,兩家超市現狀如何?

咱們以長春爲例,探個答案。

筆者下午分別探訪了市內的永輝超市和比優特超市。

看到了截然不同的場景。

或許是受到了即將退市的影響。昔日人氣尚可的永輝超市裡面空空蕩蕩。寬敞的過道上,只有零星幾位顧客正在挑選商品。

出口處的收銀臺大多處於空閒狀態。偶有顧客前來結賬,所購商品也不多。

與其有所不同。

在比優特超市內,筆者則看到了另一番景象。

走進超市,“東北人的家庭採購員” 品牌宣傳語清晰可見。

超市內部,貨架上琳琅滿目的商品擺放得整整齊齊,從新鮮的蔬菜、水果到各類肉類,再到日常所需用品應有盡有。

現場,許多顧客紛紛選購,購物車滿滿當當,場面頗爲壯觀。

再看永輝的收縮與比優特的擴張,兩種不同的戰略選擇帶來的影響,在市場終端提前開始顯現。

04

誰贏誰輸

看似普通的“進退”,其實藏着全國連鎖和區域品牌在市場上的較量。

韓國零售巨頭樂天瑪特、法國零售業大佬家樂福……回看那些年,已經在長春離去的商家們,也都有過勃勃野心和美好憧憬,也曾業績飆升,但由於種種原因疊加,最終還是不悅“敗陣”。

客觀來看,在長春這座城市裡,激烈的超市競爭始終在繼續。

筆者研究了一下,比優特的經營優勢。

可以簡單概括爲兩點:品全、價優。

但歐亞系、麥德龍、仍堅守的沃爾瑪、連鎖品牌新天地……它們的“惠民型”思考也一直在推進,家家都在學習胖東來,且部分貨源也是“自我閉環”,爲擊低價創造可能。

商場如賽場,“老選手”持續發力,“新玩家”不斷入局。

誰是最後的贏家?

無數案例表明,懂用戶心者方能得市場!

用不了多久,比優特接手的“多店”就將來襲。

這個“東北胖東來”,將給市場帶來哪些“新”意?我們把答案留給時間……

中國吉林網 吉刻APP

記者 欒喜良

攝影 張秋磊

初審: 趙新   複審: 郭帥   終審: 張彥梅 吉網新聞熱線:0431-82902222

微信裡點“發現”,掃一下

二維碼便可將本文分享至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