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街觀察】光線傳媒挑戰千億市值,中國動畫功不可沒
《哪吒2》的爆火,讓光線傳媒股價一飛沖天,繼2月14日首次突破千億市值之後,2月17日盤中一度又是20cm漲停,之後雖快速跳水收盤大跌,市值依然高達870億元。理性而言,光線傳媒的哪吒利好效應或許已經接近尾聲,想要真正站穩千億市值,需要更多的爆款影視作品支撐估值。但無論光線傳媒股價後續如何表現,中國動畫穩如泰山已是不爭的事實。
數據最有說服力。《哪吒2》總票房突破120.53億元,超過《獅子王》,成功進入全球影史票房前十。成爲首部進入全球票房榜前10亞洲電影。
這歷史性的一刻,是近年來中國動畫事業厚積薄發的必然。從早期的《大聖歸來》再到如今的《哪吒》系列,中國動畫似乎逐漸找到了自己的風格和方向,並穩步擴大國內市場、外延式擴展國際市場。
中國動畫成功原因是多元化的。AI與動畫製作的深度融合,進一步提升了中國動畫的科技含量和耐看性,豐富的經典IP儲備爲可持續創作提供了源源不斷的靈感來源。另外,觀衆羣體越來越廣泛也爲中國動畫提供了無限可能。
光線傳媒股價的暴漲,固然有一定的情緒化炒作成分,但深層次邏輯卻是投資者對中國動畫前景的樂觀預期。這其實也是對影視傳媒類上市公司的一種考驗,畢竟概念炒作只是短期,中長期而言,體現上市公司合理價值水平的依舊是拿得出手的成績單。
做好電影就有機會在資本市場獲得超預期追捧,甚至可能是市值的歷史新高。對於影視類上市公司而言,光線傳媒已經打響了示範效應。想必其他影視傳媒類上市公司都會紛紛效仿,爭做精品電影。尤其是在中國動畫的細分賽道,有望掀起一陣新的品質大比拼。
資本市場的影視熱是曇花一現還是細水長流,取決於影視傳媒類上市公司價值是否真的反轉。包括光線傳媒在內,一部或者一個系列作品的爆火終歸只是一時,唯有擺脫單片依賴症,持續性輸出精品級別的電影,才能長期享受資本市場給出的估值溢價。
雖說票房不等於估值,但好的票房卻對提升估值有利。資本市場的情緒選擇歷來都是優中擇優,要想獲得投資者真金白銀的認可,影視傳媒類上市公司就必須要在精品電影、動畫上下功夫,拿出高水準的電影作品接受觀衆的審驗,唯有高口碑才能獲得高票房,高票房則是資本市場成爲熱捧"龍頭"的加分項。
北京商報評論員董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