膝蓋痛到站不起 ?中醫曝「6穴位」舒緩 延緩退化是關鍵
膝蓋痛到站不起 ?中醫曝「6穴位」舒緩疼痛,延緩退化是關鍵。(示意圖:shutterstock/達志)
膝關節是人體重要的負重關節,由股骨、脛骨、腓骨與髕骨組成,主要功能爲在站立時協助承受身體重量,以及在行走時提供下肢活動的支撐與穩定,但隨着年齡增加或長期負重不當,關節軟骨逐漸磨損,就可能引發退化性膝關節炎。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中醫師李恩育指出,膝關節內有關節軟骨、關節囊、滑液及韌帶等結構,當軟骨因長期磨損而受破壞時,關節邊緣會產生骨刺,軟骨下骨也會出現硬化並伴隨發炎反應。(圖/桃園醫院)
衛生福利部桃園醫院中醫師李恩育指出,膝關節內有關節軟骨、關節囊、滑液及韌帶等結構,當軟骨因長期磨損而受破壞時,關節邊緣會產生骨刺,軟骨下骨也會出現硬化並伴隨發炎反應。退化位置多以雙側膝蓋爲主,常與長期姿勢不良或體重過重有關,其中以髕骨與膝蓋內側最爲常見,好發於50歲以上族羣。
退化性膝關節炎的主要症狀爲疼痛,活動後加劇、休息時僵硬,久坐再起時也會感到不適,嚴重者甚至有局部腫脹與活動受限的情形。治療方式可分爲藥物與非藥物兩大類。非藥物治療包括規律運動、物理治療及減重等;藥物治療則依疼痛程度給予止痛藥、非類固醇抗發炎藥,或視情況進行關節內注射類固醇或玻尿酸。若症狀嚴重、上述方式無效,則可考慮手術治療。
中醫觀點認爲,「肝主筋、腎主骨」,退化性膝關節炎屬於「痹證」範疇,與年老體弱、氣血不足、筋脈失養有關。治療上常結合鍼灸、推拿與中藥調理,以減輕疼痛、改善肢體障礙及提升關節活動度。研究指出,每週接受推拿三次、連續六週,可有效緩解疼痛與僵硬,並改善日常活動功能,常用的穴位包括血海、樑丘、陽陵泉、陰陵泉、足三裡與膝眼穴。另有研究顯示,每週鍼灸二至四次、持續四至八週,也能顯著改善退化性膝關節炎患者的疼痛及僵硬,促進整體生活品質。
李恩育提醒,日常保健是預防與延緩退化的關鍵。建議患者減少膝關節負荷、維持理想體重、避免長時間蹲跪或固定姿勢,選擇避震效果佳的鞋子以減輕膝蓋壓力,同時避免搬重物造成關節損傷。若症狀持續或影響生活品質,應尋求合格中醫或西醫師診治,依照專業建議接受治療與復健,並持之以恆地做好日常保健,纔能有效守護膝蓋健康、延緩退化速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