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方不亮東方亮?全球資金悄然轉向 “美國例外論”正在失效

財聯社3月6日訊(編輯 劉蕊)一場歷史性的全球貿易戰、擬議中的近1萬億歐元的歐洲財政“火箭炮”,以及中國作爲科技競賽領導者的崛起,正在顛覆全球資金流向,標誌着全球資本離開美國、前往中歐的潛在轉折點。

數據顯示,自美國總統特朗普1月上任以來,投資者對美元的多頭押注已經腰斬;而與此同時,自今年2月初以來,專注於中國的基金已經吸引了約30億美元的資金,歐元也已經重回四個月高位。

在資金流向從美國向中歐轉變的背後,是全球經濟格局和增長重心的轉移。

全球經濟格局的潛在轉折點

本週三(3月5日),對於全球經濟前景來說,或許是轉折性的一天:中國“兩會”宣佈推出更多刺激措施,並承諾加大力度緩解美國貿易關稅的影響。而幾個小時前,德國候任總理默茨喊出“不惜一切代價”重振經濟,要推動德國戰後歷史上最大規模的財政政策轉向,財政刺激計劃力度之大,足以與35年前的兩德統一相提並論。

與此同時,美國總統特朗普卻在這一天的國會演講上叫囂着仍要堅持實施全面關稅,這已經顯著損害了這個世界最大經濟體的內外情緒。美國經濟數據已經顯示疲軟,越來越多經濟學家開始擔憂經濟衰退的來臨。

市場情緒的變化正導致全球市場出現罕見的分化。

在股票市場上,標普500指數在大漲兩年後,今年累計下跌了0.44%,但歐洲股市上漲了近9%,創下歷史新高。在中國股票市場上,滬深300指數今年累計上漲3.56%,創業板指數累計上漲8.46%,香港恆生科技指數累計飆升了超30%。

在外匯市場,歐元兌美元升至1歐元兌1.07美元上方的四個月高位,多家銀行紛紛放棄此前對歐元兌美元跌至平價的預測。

“我們之前一直做多美元兌歐元,但在一個多星期前我們已經結清了這一頭寸。它(美元兌歐元)已經失去了動力,”加拿大皇家銀行BlueBay固定收益團隊首席投資官馬克•道丁(Mark Dowding)表示,“特朗普的行爲總體上削弱了對美國資產的吸引力。”

美國商品期貨交易委員會(CFTC)的每週數據顯示,自美國總統特朗普1月上任以來,投資者對美元的多頭押注已經減少了一半,至約160億美元。

“美國例外論”正在失效

在過去三年的大部分時間裡,投資者一直押注於“美國例外論”,認爲美國在經濟增長、股市表現、人工智能和其他領域領先於其他國家。但如今,“美國例外論”似乎正在失效。

道富全球市場EMEA宏觀戰略主管蒂姆•格拉夫(Tim Graf)表示:

經濟諮詢公司TS Lombard的全球宏觀董事總經理達里奧·帕金斯(Dario Perkins)說,

據LSEG Lipper的數據顯示,自今年2月初以來,關注中國的基金已經吸引了約30億美元的資金。

“市場正在轉變”

此前,美國股市最大的吸引力之一是其科技巨頭股——因爲華爾街投資者們始終押注於美國在AI等科技領域的領先優勢。

然而自1月底以來,中國AI模型DeepSeek橫空出世,不僅打破了人們對AI競賽成本和效率的假設,也打破了人們對中國與西方公司在AI領域存較大差距的假設。

自1月27日以來,香港恆生科技指數累計大漲24%,而一籃子美國大型科技股則下跌了12%,這背後很大程度上凸顯出市場對於中美科技行業的觀點逆轉。

宏利投資管理(Manulife Investment Management)多資產解決方案和全球股票部門首席投資官Nate Thooft最近將歐洲股市的評級從“減持”上調至“中性”,並表示:“我確實認爲市場在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