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區仲裁院啓動“仲心護航”建築行業專題普法活動
新京報訊(記者戴軒)2025年,西城區仲裁院持續開展“仲心護航”仲裁宣傳服務活動,聚焦農民工、新就業形態勞動者及中小微企業等羣體,開展公開庭審、送法入企、以案釋法、勞動法律法規專題講座系列活動。
5月15日下午,西城區仲裁院啓動“仲心護航”建築行業專題普法活動,在黃河京都會議中心舉辦普法大講堂。此次培訓分爲“薪”美西城《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制度培訓和合法規範用工兩個模塊,從前端執法和後端仲裁兩個角度,向到場建築行業企業進行普法宣傳。
西城區人社局勞動人事爭議仲裁院執法科負責人及農民工速裁團隊負責人,通過法律法規宣講和案例解析相結合的方式,深入解析《保障農民工工資支付條例》《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勞動合同法》等法律法規,規範建築施工企業用工管理,從源頭預防欠薪、工傷等勞動糾紛。住總集團、首鋼建設、昌平一建、房地集團等四大建築企業施工單位的負責人、勞務管理人員及勞務企業施工作業隊長、班組長,共計850餘人參加大講堂活動。
“仲心護航”建築行業專題普法活動爲系列活動,西城區仲裁院將根據建築施工行業用工特點及勞動爭議多發點,分爲“合法”“風險”“責任”三個階段開展針對性宣傳活動。“人社政策走進建築業”講座將於5月22日、5月29日舉辦,屆時將有建工集團、市政路橋集團、城建集團、中建一局、中建八局等建築企業參與。
農民工欠薪爭議是建築行業領域的多發爭議,不但損害勞動者合法權益,也嚴重影響建築施工行業的健康發展。爲有效預防、合理化解、妥善處置農民工欠薪爭議,西城區仲裁院將建築施工行業作爲“仲心護航2025”的重點宣傳治理領域,同步開展專題普法系列活動。該院將繼續完善和發展“前端治理+高效調處”模式,針對建築行業用工特點,多措並舉解決農民工討薪難問題。
首先,開展用工“體檢”活動,面向轄區建築施工企業提供自檢、評級、分析、診療、複檢服務,針對性規範企業用工行爲、防範用工法律風險,有效降低勞動爭議發生率。
其次,開展“參保宣傳月”活動,製作典型案例宣傳材料,組織企業負責人專題培訓。推行“項目參保”和“動態參保”相結合的模式,確保新增用工即時參保。
同時,構建企業自主調解新格局,指導建築施工企業建立項目解決欠薪問題協調小組,通過建設單位、總承包單位、監理單位和勞務及專業分包單位溝通對話機制,提升企業自主協調處理勞動關係問題的能力。
探索“調解+執法”融合治理新模式,在區屬國有企業建築項目試點,通過行業調解組織和解決欠薪問題協調機制雙輪驅動、雙向協同,從事前預防、事中監管、事後調處多角度,主動排查、協調處理欠薪隱患問題,形成全鏈條治理模式,多元化解欠薪問題。
此外,充分發揮農民工工資爭議速裁團隊作用,完善農民工速裁團隊建設,實施繁簡分流,細化速裁標準,優化速裁程序,確保簡案快審;持續推行網上立案、線上送達、要素式辦案等工作模式,全面提升農民工欠薪案件處理效能,縮短審理週期。
編輯 劉夢婕
校對 李立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