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證券:無人駕駛在港口相繼落地 重點關注L3+級智駕增量零部件等

智通財經APP獲悉,西部證券發佈研報稱,港口作爲無人駕駛商業化落地橋頭堡,伴隨國內港口智慧化、自動化改造完成,無人駕駛方案已在頭部港口相繼落地;頭部初創企業投融資節奏加快,新一輪產品投放在即,掘金千億藍海市場。重點關注:1)港口無人駕駛解放方案供應商;2)工程機械&商用車;3)L3+級智駕增量零部件。

西部證券主要觀點如下:

港口運輸——無人駕駛商業化落地橋頭堡

目前,國內無人駕駛政策已由頂層設計轉向商業化實踐,以港口爲代表的封閉場景落地複雜度較低,有望率先實現商業閉環。

1)技術難度較低:港口場景多以商用車及工程機械運營爲主,流動人員接觸少、車速慢、運營線路相對固定,因此感知預測和決策規劃需求較低,長尾場景處理較少;2)付費意願更強:港口B端客戶面臨成本高及安全隱患等現實問題,無人駕駛規模化應用能夠實現降本增效;3)政策支持:封閉場景無人駕駛應用政策相對開放,政策導向進入規模化應用階段。

無人駕駛解決港口運輸痛點,無人集卡/平板車方案並行

在傳統港口經營中,人工及能耗成本佔比高達65%,同時,集卡司機需持有A2級駕照上崗,高資質要求且工作吸引力低,港口用工老齡化趨勢明確;此外,港口屬於高危場景,根據中國物流與採購聯合會統計,2023年中重型貨車司機日均工作時長超8小時人數佔比高達78%,港口集卡司機長時間高強度作業下,面臨高安全風險。

無人駕駛解決方案聚焦港內水平運輸環節,有效替代人工司機,解決港口運輸關鍵痛點。無人集卡/平板車以車載傳感器決策系統爲基礎,輔以V2X+5G技術支持,無需對現有碼頭進行基建改造,同時自動化執行任務能力能夠顯著提高運輸效率和準時性,成爲港內運輸主流方案。

港口無人駕駛運營&銷量模式並存,共享千億藍海市場

1)無人駕駛公司以運營模式切入市場:根據測算,短期內代運營模式較傳統模式可實現成本降低33%,同時該模式無需港口運營方承擔車輛購置、維保等相關費用,港口前期接受度更高。

2)銷售&運營模式有望長期並存:銷售模式能夠有效降低公司資本開支和固定資產折舊攤銷壓力,同時,根據該行測算,該模式下單車生命週期內利潤率可達84%,較運營模式高16.9pcts,預計長期將與運營模式並行發展。

3)港口千億藍海值得期待:根據測算,預計2030年國內港口內無人駕駛水平運輸滲透率將達到65%,對應市場總規模可達294億元;未來伴隨無人駕駛集卡實現岸橋到倉儲中心一體化運輸,下一階段應用由港內水平運輸向外集卡水平運輸拓展,預計2030年港口無人駕駛總市場規模將達到1309億元,2023-2030年CAGR高達112%。

風險提示

港口無人駕駛商業化不及預期;港口無人駕駛技術發展不及預期;行業投融資進展不及預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