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班牙最大的商業銀行時隔十年擬再次在華設立分行 桑坦德銀行深圳分行獲批籌建

每經記者:潘婷 每經編輯:張益銘

近日,金融監管總局批覆同意西班牙桑坦德銀行在深圳籌建分行,深圳擬新增一家歐資銀行。

批覆顯示,在籌建期內,桑坦德銀行應成立“西班牙桑坦德銀行有限公司深圳分行籌備組”,指定籌備組負責籌建事項,並將籌備組負責人名單報告深圳金融監管局。

西班牙最大的商業銀行 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

資料顯示,桑坦德銀行(BANCO SANTANDER)成立於1857年,是西班牙最大的商業銀行,也是全球系統重要性銀行之一。

該行業務覆蓋歐洲、拉丁美洲、美國和亞太地區,核心市場包括西班牙、葡萄牙、英國、波蘭、美國、墨西哥、巴西、智利和阿根廷等。

截至2024年末,桑坦德銀行總資產達1.8萬億歐元,全年總收入618.76億歐元,淨利潤137.44億歐元。

桑坦德銀行持續深耕中國市場,先後於2008年及2014年成立上海分行和北京分行。時隔十年,桑坦德銀行擬再次在華設立分行,傳遞出外資堅定看好中國經濟、看好粵港澳大灣區市場的積極信號。

一直以來,中國堅定不移擴大金融領域高水平對外開放,積極主動加大力度吸引外資,持續營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一流營商環境。特別是2018年以來,金融管理部門先後出臺了50多項對外開放措施,取消銀行、證券、基金管理、期貨、人身險領域的外資持股比例限制,在企業徵信、評級、支付等領域給予外資機構國民待遇,放寬對外資機構在資產規模、經營年限等股東資質方面的要求,大幅擴大其業務範圍,鼓勵支持外資機構參與新業務試點等。

今年2月,金融監管總局發佈《關於港澳銀行內地分行開辦銀行卡業務有關事項的通知》,外資銀行業務範圍進一步擴大。隨着一系列利好政策的出臺,越來越多外資機構“加碼”中國,分享中國發展紅利。

35家外資銀行在深圳設立38家營業性機構

深圳是中國對外開放的重要窗口,也是外資金融機構展業興業的熱門目的地。

1982年,南洋商業銀行在深圳設立了改革開放以來中國內地第一家外資銀行營業性機構。此後,花旗、匯豐、渣打等跨國銀行將內地第一家分行設在深圳。2004年,深圳率先落實CEPA(即《內地與香港關於建立更緊密經貿關係的安排》)協議,引進3家港資銀行。2007年,永亨、大新、中信嘉華等銀行在轉製法人時,紛紛選擇將深圳作爲總部註冊地。2010年,兩岸簽署ECFA(即《兩岸經濟合作框架協議》),臺資銀行開始進駐深圳。2013年“一帶一路”倡議提出後,多家外資分行和玉山、開泰銀行在華法人總部陸續落戶深圳。

近年來,外資銀行持續加大在深佈局力度。開泰銀行、招商永隆銀行、中信銀行國際、華僑銀行在深設立金融科技子公司,星展銀行先後三次投資增持深圳農商行,大新銀行設立全國首家“雙牌照”銀行。

在深發展40多年,外資銀行始終是深圳金融業的重要組成部分。

數據顯示,截至2024年末,9個國家和地區的35家外資銀行在深圳設立了5家法人銀行、33家分行和1家代表處,營業性機構總數38家,總資產超4000億元人民幣。

近年來,在深外資銀行發揮境內外聯動優勢,在多個細分領域表現突出。比如,在便利跨境投融資和跨境結算方面,大新、東亞、恆生、匯豐、南洋商業、星展、渣打、華僑、富邦華一等9家在深銀行參加“跨境理財通”試點,爲大灣區居民提供便捷的跨境投資渠道,滿足區內居民廣泛多元的財富管理需求。截至2024年末,資金跨境匯劃累計超16億元,佔大灣區外資銀行總額近八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