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碑林博物館擴建 顏真卿、柳公權碑刻首亮相

《大觀聖作之碑》爲碑林人氣碑刻,由宋徽宗親自撰文書寫(李時雍奉敕摹寫刻石)。此碑同時也是2025徵件活動臨書碑石之一。(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提供/林縉明臺北傳真)

西安碑林博物館今年完成改擴建,展出文物從800餘件增加至2000餘件,包括首次亮相的顏真卿、柳公權等名家碑刻珍品。爲推廣書法、介紹西安碑林碑刻典藏,「2025臨古開新‧共書輝煌─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活動」,即日起至10月9日徵件,獲選作品將列爲活動專書、巡迴兩岸展出。

西安碑林是孔廟舊址,保存近千年至今的照壁、牌坊、泮池、櫺星門等建築,收藏碑石含篆、隸、楷、行、草各體,包括柳公權、顏真卿、王羲之等歷代名家珍貴碑刻。

西安碑林博物館副館長王慶衛表示,碑林收藏從秦漢到明清的石刻,完整系列沒有斷層,奠定中國古代碑刻源流跟脈絡,光是碑刻類多達4000多種,橫跨中國古代七個朝代,其中以唐代碑刻最完整。

王慶衛說,漢字是中華文化最重要載體,中華文化流傳靠文字,比起西方文字,發展出藝術變化,希望兩岸文字書法類展覽可以有更多交流,透過完整主題展覽,讓中華文化整合起來完整呈現,永續流傳下去。

西安碑林博物館今年5月完成擴建,數十公噸重的碑刻文物搬遷是碑林擴建最大難題,採取一碑一方案,同時在建物未封頂前,先搬到新建展區。另外,碑林增設星耀長安、昭陵六駿等5大專題展覽,並引入數字化互動體驗項目,全面提升觀展體驗。

中華翰維文化推廣協會與中國宋慶齡基金會、陝西省文物交流協會、陝西省文物交流中心、西安碑林博物館共同主辦「2025臨古開新‧共書輝煌─西安碑林海峽兩岸臨書活動」,即日起至10月9日徵件,獲選作品將列爲活動專書、巡迴兩岸展出外,並有機會前往碑林研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