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中本部名額分配深度剖析

現在公衆號推送機制有點凌亂,常關注區老師的家長,建議給我加個星標,這樣不容易錯過消息。

名額分配是廣州中考的一個重要錄取方式,是戶籍生升入優質公辦高中的一個重要途徑。2024年,已有79所學校合計93個校區將各自當年招生總計劃的50%放在名額分配招生,共提供名額分配計劃26031個。

這些名額最終錄取人數爲24045人(剩餘學位放回到第三、第四批次),計劃完成率達92.37%,在去年名額分配最低控制線降低,以及今年中考梯度線及平均分下降的雙重影響下,名額分配的流標率如今已大大降低。

依據名額分配規則,擁有名額分配資格的省市屬高中名額會分配到全市初中,區屬高中名額則由區內初中消化。

接下來,區老師將會以招生高中爲單位,剖析一些關注度較高的學校今年在名額分配的錄取情況。如果當中有你的目標學校,則可以作爲未來填報志願的參考。

前面分享了越秀區、天河區和荔灣區部分學校的情況,相關閱讀:

今天來到海珠區,首先登場的當然是近幾年風頭一時無兩的五中本部。

五中本部已經連續三年統招分數線超過第一梯度線且在1志願錄滿,這個成績在全市所有區屬學校中獨一份——是的,其他區屬都沒有。前兩年,我還把南武和五中放一起寫,現在,在海珠區,五中顯然應該單列出來討論。

2024年,它招生計劃530人,統招分數線超過第一梯度線三分,名額分配控制則爲658分。海珠區各校的五中名額使用情況如下:

在五中分數線持續高企的情況下,區內初中的名額分配分數線還要比705高的學校肯定是不多的。如你所見,合計四所,其中兩所是集團內部初中,另外兩所則是本身水平較高的六中集團。

名額分數線達到700分的學校還有六所,包括江南外國語、綠翠、海實、爲明,另有699的中大附中,如果不算因爲競爭關係導致五中名額分數天然偏低的南武系初中,那麼上榜這些基本就是海珠區內高水平學生較多的的初中了。

反之,被我標成藍色的學校則有7所,則是五中名額比較好用,分數線要求不高,即競爭不激烈的學校。他們要麼是二梯度二志願才錄滿(意味着662以上1志願全部都能錄取),要麼甚至是二梯度都錄不滿的學校(即二梯度任意志願全部能錄取)。

和天河與越秀都有超過1所龍頭互相競爭不同,五中在海珠區已是獨一檔。如果沒有集團羈絆(主要是南武和海實),那麼區內那些成績不錯但又不太敢衝省市屬的學生,五中理應是首選。

展望未來,目前初三的同學要想在名額分配上車五中,大可以錨定校內排名大致去預測。

以41中爲例。24年41中共有25個省市屬名額(去掉協和則爲23個),20個五中本部名額,那麼理論上前43名填五中都板上釘釘的。而實際上,考慮到排名年級前列的學生裡頭,有非戶籍生(沒有名額分配資格),有第一批就下車的學生(不需要使用名額分配),還有眼裡只有省市屬,在第二批絕不考慮區屬的學學生,所以也並非一個蘿蔔一個坑。排除掉這些的話,合理推測,前60名也還是穩的。

上面這個判斷邏輯,可以讓大家在名額分配裡大致做到心中有數。

如果你在海珠區內一所水平一般的初中裡面成績不錯,明年想爭取五中名額,那麼這裡有一個小小的壞消息要告訴你的。

哪怕校內競爭對手都很菜,但名額分配還是有一條最低控制線的,標準是學校三年均分減去40分。明年,五中的名額分配最低控制參考年份將是22~24年,即去掉了21年偏低的667分,增加了24年偏高的705分。

算下來,明年五中名額分配最低控制線會達到671分,比今年的658分大幅提升,冠絕全市區屬學校。假設明年中考整體難度不變,就意味着門檻提高了不少。對本身就競爭激烈的初中沒影響,但對菜校影響較大。

下一期,將爲大家帶來南武本部,五中金碧以及海珠外國語實驗三所學校的名額分配情況,歡迎繼續關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