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巖中學、八十六中名額分配深度剖析

名額分配是廣州中考的一個重要錄取方式,是戶籍生升入優質公辦高中的一個重要途徑。2024年,已有79所學校合計93個校區將各自當年招生總計劃的50%放在名額分配招生,共提供名額分配計劃26031個。

這些名額最終錄取人數爲24045人(剩餘學位放回到第三、第四批次),計劃完成率達92.37%,在去年名額分配最低控制線降低,以及今年中考梯度線及平均分下降的雙重影響下,名額分配的流標率如今已大大降低。

依據名額分配規則,擁有名額分配資格的省市屬高中名額會分配到全市初中,區屬高中名額則由區內初中消化。

接下來,區老師將會以招生高中爲單位,剖析一些關注度較高的學校今年在名額分配的錄取情況。如果當中有你的目標學校,則可以作爲未來填報志願的參考。

前面分享了越秀區、天河區、荔灣區、海珠區前列學校,外加番禺區仲元中學,相關閱讀:

今天來看黃埔區的玉巖中學以及八十六中。

就中考而言,黃埔區毫無疑問是最近幾年全廣州市變化最大,發展最快的區,甚至沒有之一。區裡的老大玉巖選手和老二八十六中選手,也早已不能用幾年前的眼光看待。

他們一個頂着100多人的擴招幅度再次站上第一梯度線,另一個則穩居二梯度中游,就錄取分數線來說也超越了南武、培正、天中、番中等其他區同檔次學校。

下面來看看這兩所學校2024年的名額分配錄取情況。

玉巖中學

八十六中

慣例,標紅的學校是名額分配分數線≥該校第三批次統招分數線的學校,也就是全部名額都沒有佔到便宜的學校。也可以理解爲,標紅的學校,基本上就是區內水平較高的學校了。兩個表格都標紅的初中有三所,分別是天健、鐵英和黃埔軍校紀念中學。

標藍的則是名額分配分數線相對較低的學校,即該初中的學生有較大機會能在名額分配被對應高中錄取。不知道,當中有沒有出乎你意料的學校呢?比如玉巖實驗和蘇元?

和前面分享過的中心四區相比,黃埔區名額分配最大的特點是學校選擇少。24年之前,納入名額分配的區內學校只有四所,除了本文提到的兩所外,還有科學城中學和石化中學。也就是說,上不了玉巖和八十六,再往下就斷檔了。

舉個例子給大家代入一下。24年之前,如果你是一個預估成績第二梯度線附近,並且在區內一所不錯的初中就讀的學生,你在名額分配會如何選擇?

A、一志願八十六(玉巖幾乎不可能,八十六還有一點點機會)、二志願科學城中學;

B、一志願科學城中學

C、一志願玉巖/八十六,後面不填科中

選A,如果是普通一些的學校還有機會,但如果是在區內好學校很難能夠搶到八十六名額,如果搶不到,二志願的科中也有很大概率落榜。

選B,直接科中,倒是概率極高,但你甘心嗎?(如果做這個選擇,建議找科中籤約)。

C可能會是實際情況下的選擇。因爲黃埔區軟硬件都相當不錯的幾所學校(下文會提到)並沒有在第二批次出現。直接選科中倒不如落到第三批在那三所裡面選擇。

這個尷尬的情況,在24年北京師範大學廣州實驗學校納入名額分配之後才略有緩解。但是,整個黃埔區有7500+名額考生,北師大增加的區區225個名額顯然是不解渴的,什麼時候開元、蘇元、廣州實驗中學也進入名額分配,纔算真正把名額分配的版圖補充完整,讓區內不同層次的學生都有更多的選擇。

要知道,黃埔區的外區生最大比例是25%(黃埔、南沙特有,其他區爲15%),因此第三批區內考生將要面臨外區學生的競爭——越來越多非黃埔區的家長看上了該區幾所新學校那出色的硬件實力。這種情況下,如果名額分配沒有足夠的保護,黃埔區中檔學生其實是很難受的。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2025年玉巖和八十六中的名額分配最低控制線將繼續迎來較大幅度的上升,分別達到668分和652分,較24年上升8分和14分,這很可能會導致流標率上升,對區內相對較弱的學校來說,不是一個好消息。

綜上,即將迎來中考的黃埔區同學們,可以參照本校近一兩年的名額分配分數線情況,以及自己的成績和校內大致排位,考慮一下是否有搶到玉巖或者八十六名額的實力來作出選擇。如果第二批次把握不大但仍想衝一把,則第三批次往下填是更合適的選擇。